最近,四歲的女兒向我“匯報”幼兒園生活時,繪聲繪色地描述她與一只霸王龍交朋友的故事:她們一起抓小恐龍,因為蹺蹺板鬧翻,又交換零食和好……邏輯嚴密,細節豐富——盡管她的幼兒園里連只倉鼠都沒有。細究之下才知,這孩子原來把繪本、動畫和現實糅合在一起,用童言童語編織出一個“合理”的故事。
此情此景,也讓我想到當下人工智能(AI)的“幻覺”現象:它能將虛構與真實無縫拼接,生成看似嚴謹實則荒誕的答案,仿佛一個捧著百科全書滿嘴跑火車的天才兒童。
從前年爆火的ChatGPT到最近出圈的DeepSeek,AI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塑生活。它既能幫中學生秒解幾何題,也能替小說家生成纏綿的劇情。而若拋出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譬如“從化學視角解析孫悟空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它也能像模像樣地編造出一大篇學術分析,甚至煞有介事地標注出參考文獻。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遭到質疑時,它會杜撰更多論據來自圓其說。這種真假難辨的“知識幻覺”一如沙上樓閣,看似氣勢如虹,實則千瘡百孔。而在AI狂飆突進的當下,類似的“幻覺”還在被大批量生產出來。
要理解AI為何謊話連篇,得從它的學習方式說起。今天的AI普遍基于大語言模型(LLM)。在它問世之前,傳統AI就像循規蹈矩的優等生,全靠死記硬背語法規則來答題解疑;而大語言模型更像煉丹術士,將龐大的語料放入“丹鼎”以期煉得“金丹”。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說,語言的意義不在預設的本質中,而在于日常的使用——就像孩子學說話,沒人教“主謂賓”,全靠觀察大人如何在飯桌上說“吃”,在踢足球時喊“跑”——維特根斯坦稱之為“語言游戲”。大語言模型正是對這種游戲的算法化:它被拋入一個虛擬的語料世界中,吞下海量的文本材料,沒有人告訴它該怎么出去,它只能自己從中摸索出一條道路來。
最終,涅槃重生的AI開口說話了——一面是口若懸河,一鳴驚人;另一面卻是信口雌黃,“鬼話”連篇。
人們不吝贊美著AI的橫空出世,卻也正絞盡腦汁要給胡言亂語的AI“治病”。比如,為了防止AI幻覺泛濫,工程師們加裝了“知識導航”(檢索增強技術RAG)來引導它查證事實,鋪設了“軌道護欄”(提示詞約束)以防止答案跑偏,甚至請人類老師當“監考”(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給胡謅打紅叉。但即便如此嚴加管教,AI仍會冷不丁變成“脫韁野馬”。就像班上總有幾個聰明又調皮的學生,能把考場作文寫成科幻史詩——你明知道他在編,卻還得佩服其想象的不羈。
但或許問題不止于技術層面:究其本質,語言就是真偽交織的游戲。遠古人類圍著篝火編神話,中世紀的吟游詩人即興歌唱,網友們在朋友圈嚷嚷“我有一個朋友”——虛構從未遠離我們。AI不過是把這一本質端上了桌面。當它用《紅樓夢》的文風改編科普文章,或用學術腔調分析“黛玉倒拔垂楊柳”,我們是該大呼造假之離譜,還是驚嘆創新之乖奇?這又讓我想起女兒的另一則“杰作”:她把動畫片里的冰雪魔法,挪到了小區游樂場上,硬說滑梯的另一頭連著艾莎公主的城堡。只不過,孩童的幻想至多令人莞爾,AI的幻覺卻可能引發真實的麻煩——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眼識破那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但話說回來,當前條件下,要完全消除AI幻覺,就像苛求孩子永遠不說童話——既不可能,亦無必要。關鍵是如何給“凌空蹈虛”劃定賽道:譬如寫小說時,自可天馬行空;做學術時,便須腳踏實地。目前的主流解法是給AI裝上“場景識別器”:當檢測到用戶需要嚴謹答案時,自動調用知識庫交叉驗證;若遇到創意寫作,則無妨放飛自我。而要更進一步,就得考慮如何讓AI“活”在更真實的語言游戲實踐中了。如今的AI看似滿口金句,實則是黑箱里的“書呆子”。倘能走出黑箱,交到“朋友”——比如在虛擬社區充當模擬成員,在學術論壇接受“同行”評議,甚至通過腦機接口感受具身經驗——或許它能逐漸領悟:語言不僅是符號的概率游戲,而且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想象某一天,當AI能“感受”小吃攤主吆喝的肢體語言,或程序員代碼錯誤時的尷尬表情,或許它再不會把火眼金睛說成是二氧化硅的高溫玻璃化了。
技術狂飆的時代,人們總渴望用算法解決一切問題。但AI幻覺始終在當頭棒喝:對理性正確的追求,和對生活世界的回歸,需要建立一種動態平衡。如同孩子總會長大,總會學著區分基本的幻想與現實,在人類的引導下,AI的“成長”終將水到渠成。所以面對AI幻覺,與其杞人憂天,倒不如放手讓它游戲,只要能不斷進入更豐富的場景,領悟更多樣的規則,書呆子也學得會“人情練達”。
(作者:魯博林,系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8-3979-0.html當AI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中國工程院院士溫俊峰逝世
下一篇:“生命觀象臺”,全景揭示生命奧秘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