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餓了么瑟瑟發抖
這周,京東和美團的“外賣大戰”那叫一個熱鬧,雙方你來我往,戰況激烈得如同燃起熊熊烈火。
劉強東送外賣的照片還在網上瘋傳,王興的一舉一動也被大家緊緊盯著。
圖源:小紅書
外賣行業好久沒這么“鬧騰”過了,各路吃瓜群眾看得那叫一個過癮。
可就在這兩家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外賣三國殺”里的另一位重要角色——餓了么,卻顯得格外“低調”,仿佛這場大戰跟它沒啥關系。
從京東和美團這場“紅藍大戰”開打到現在,餓了么就發了一張宣傳圖,暗戳戳地諷刺美團和京東打口水戰。
圖上“搞蝦”兩個字,隱喻是瞎搞。餓了么似乎是借此在表態,“你們打你們的,我不摻和”。
圖源:微博
不過,對于京東和美團的夾擊,網友和騎手們可比餓了么著急多了,大家生怕餓了么成了這場大戰的“炮灰”。
最近,有個眾包騎手發視頻喊話餓了么:“當年金山大戰360,結果瑞星倒閉了。加多寶大戰王老吉,和其正沒了。你是想死嗎?我今天中午掛三單,大廳白板啊,沒單吶。”
他在視頻里靈魂拷問餓了么:“你是想步瑞星、和其正的后塵嗎?”視頻最后,他喊出了眾多外包騎手的心聲:“上補貼啊!”截至發稿前,這個視頻已經收獲了2.3萬個贊。
圖源:抖音
那餓了么真的不慌嗎?我們不妨從多個維度來簡單分析一下。
從市場份額來看,交銀國際證券的研報數據清晰地揭示了外賣市場的競爭格局。2024年,美團外賣以高達65%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餓了么僅擁有33%的市場份額。
這一數據不僅反映出餓了么在市場中的相對弱勢地位,更意味著其發展空間可能會受到后來者的擠壓。
例如京東的強勢入局就打破了原有的市場平衡。京東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優勢,勢必會從外賣市場的“蛋糕”中分走一部分份額。
另外,用戶是外賣平臺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但有數據顯示,2024年餓了么的日活用戶數量約為2154萬,僅為美團的四分之一,且用戶粘性還在持續下滑。這就意味著餓了么在用戶方面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
而在資金方面,阿里本地生活集團雖然在努力控制虧損,2024年虧損逐漸收窄,但至今仍未實現盈利。
這使得餓了么在資源投入上不得不有所保留。倘若外賣行業持續開啟“價格戰”,餓了么將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選擇跟進補貼,以低價策略爭奪用戶,那么虧損只會越來越嚴重。但如果不跟進補貼,用戶就會紛紛流失。
必須要承認的是,低價仍然是用戶選擇外賣平臺的核心因素。
就此來看,或許餓了么遠沒有看上去的冷靜。
2.餓了么的“小算盤”
當然,摸爬滾打這么多年了,面對對手的“猛烈攻擊”,餓了么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心里早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在配送方面,餓了么決定從技術層面殺出一條血路。
先說說無人配送,餓了么與白犀牛一拍即合,在全國100所高校部署了R3無人配送車,單日配送量突破5萬單。例如,北京師范大學試點區域訂單履約時間縮短至25分鐘,人力成本降低40%。
圖源:Rino.ai白犀牛自動駕駛
再說說算法透明化改革,以前騎手們老抱怨計價算法不透明,餓了么這次就公開了計價算法邏輯,還引入了“訂單難易度刻畫”模型。像爬坡、偏遠這些難送的訂單,就給額外加價,讓騎手們多掙點。
同時,還成立了即時配送算法專家委員會,邀請第三方機構一起參與規則制定。這么一來,騎手投訴率都下降了25%。
還有運力補充計劃。餓了么通過“蜂鳥眾包”招募兼職騎手,還推出“惡劣天氣免罰”“5分鐘超時豁免”等柔性政策,讓騎手留存率提升至85%。
在搶用戶這塊兒,餓了么也沒少下功夫,其借著阿里生態的優勢,打造了不一樣的用戶體驗。
一方面,跟支付寶積分系統打通了。用戶能用支付寶積分兌換外賣紅包。數據顯示,會員復購率直接提升到70%,客單價也比非會員高出35%。
另一方面,跟淘寶“小時達”深度合作。現在用戶不僅能點外賣,還能在餓了么上買超市便利、藥店的商品,品類豐富多了,用戶自然也就多了,數據顯示其單月新增了200多萬用戶。同時,餓了么還跟智己汽車合作推出了“AI生態座艙”,用戶坐在車里就能直接下單,配送地址自動同步到導航。
此外,餓了么趁著這場大戰的“空檔期”,還卷進了AI新賽道。
3月中旬,餓了么運用AI技術研發并上線了“全息盾”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掃描全網店鋪,用圖像識別技術把那些“幽靈餐廳”都給揪出來,問題商戶處理速度從半天直接縮短到1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餓了么第一次把AI Agent產品用在平臺合規性治理上,給平臺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
同樣在3月,餓了么對零售商家的經營助手進行了升級。升級后的經營助手能幫商家智能生成各種經營關鍵報表和關鍵數據,還能實現AI選品和選址等功能。全新版本適用場景更全,零售商家都能免費使用。
4月初,餓了么面向商家側全量發布了商家入駐AI助手。新店入駐流程從原來的3天直接壓縮到5分鐘,AI自動完成資質審核、選址分析。
此前,餓了么還啟動 “優店騰躍計劃”,預計2025 年將面向商家投入超 10 億元,其中重點加碼 AI 技術應用支持,為商家提供更多 AI 經營工具。
而在AI服務騎手側,市場也傳出餓了么將推出騎手AI服務助手。該端內智能體預計將覆蓋騎手全鏈路配送場景、為騎手打造專屬智能伙伴。
當行業里其他平臺還在“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餓了么一直在偷偷“發育”。
除此之外,餓了么在阿里生態內部也進行了一系列悄悄的變革。
先是董事長吳澤明親自掛帥CEO,把即時物流列為“第二增長曲線”,明確了公司的發展方向。然后,通過智能調度系統,讓騎手單位時間收入提升了15%,用效率來對抗競爭對手的補貼策略。
與此同時,餓了么還在三四線城市新建了15萬個騎手驛站,專門攻占美團、京東覆蓋不到的縣域市場。這一招,直接擴大了服務覆蓋范圍,提升了市場滲透率。
值得一提的是,有業內人士透露,阿里系正在憋一個大招——據說要把餓了么、盒馬、菜鳥這三張王牌合成“即時零售超級平臺”。
要是這個計劃能實現,餓了么就能借助盒馬的生鮮供應鏈優勢和菜鳥的物流配送網絡,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競爭力勢必更勝一籌。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最近上海街頭出現了神秘藍色電瓶車,車尾箱印著“蜂鳥即配”和“淘寶買菜”雙logo。
這意味著什么,我們不得而知。可從餓了么此刻的狀態來看,就會明白張勇此前所說的“同城零售三年見分曉”可不是說著玩的,這場大戰真正的殺招可能還在后頭呢。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誰能笑到最后還不好說呢。
3.最后的贏家
事到如今,大戰硝煙彌漫,大家都在猜想,最后到底會不會有真正的贏家?說實話,這事兒還真不好下定論。
先說說消費者,短期內那絕對是賺到了。平臺之間你爭我奪,補貼一個比一個多,配送速度也像坐了火箭一樣快。
消費者,選擇多了,體驗也更好了,點個外賣就像在超市挑東西一樣,貨比三家,哪家實惠選哪家,簡直不要太爽。
商家在這場競爭中,話語權也多了不少。京東的低傭金政策,就像給商家們發了個“大紅包”,運營成本降低了,發展空間也大了。這就像給小樹苗松了土、施了肥,讓它們能長得更茁壯。
配送員們也是這場競爭的受益者之一。福利待遇顯著提升,工資多了,工作環境也好了。
今日,京東外賣更是宣布在4月22日當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
不過,此時就會有人擔心,隨著補貼的退潮,爆發的訂單會不會像泡沫一樣,瞬間就蒸發得無影無蹤了。
商家也會擔憂,平臺之間的競爭這么激烈,萬一哪天某個平臺不行了,自己的生意會不會受到牽連呢?而且,每個平臺的規則都不一樣,商家們得不停地適應、調整,這其中的成本恐怕會不低。
更讓人擔心的是,一旦競爭變成了無序的惡性競爭,那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將是非常不利的。就像一場沒有規則的比賽,大家只顧著互相攻擊,卻忘了比賽的初衷。
到時候,行業秩序亂了套,服務質量下降了,消費者們肯定也不樂意了。
說不定,到最后還需要監管部門介入,給這場“大戰”來個“緊急剎車”。
當然,作為消費者,我們肯定希望餓了么能夠挺住,在京東和美團的大戰中逐漸壯大。畢竟,只有充分競爭的市場,才對消費者最有利。就像菜市場一樣,攤位多了,競爭激烈了,菜價才會更實惠,菜品才會更豐富。
這場外賣行業的“大戰”還在繼續,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現在還不好說。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希望這場競爭能夠推動行業的進步,讓消費者們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讓商家們能夠健康地發展,讓騎手們能夠安全地工作。
畢竟,只有大家都好,這個行業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3-847-0.html京東大戰美團,餓了么坐不住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