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虎視眈眈,美團必須支棱起來,果斷反擊。
1.美團外賣大動作,三年投入1000億元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王興一直都明白這個道理。
最近幾天,CCFA新消費論壇——2025中國連鎖餐飲峰會在成都召開。會上,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公開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幫助餐飲伙伴健康增長。
圖源:美團
根據預測,這1000億元的補貼金額將覆蓋行業內各類商戶及消費者,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從而為餐飲生態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具體來說,這1000億元主要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激活需求、發放助力金幫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覆蓋10萬家店、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其中,在明廚亮灶基礎建設方面,美團早在今年2月底就已表示,為參與“明廚亮灶陽光廚房”的商家提供硬件設備和安裝費用補貼、平臺流量傾斜等一系列支持。后續,隨著1000億的投入,支持力度只會更大。
說回1000億,這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呢?讓我們用數據來直觀感受一下。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美團全年凈利潤為358億元,而美團計劃在三年內投入高達1000億元的巨額補貼,平均每年約投入333億。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三年里,美團每一年都將拿出大約等同于去年凈利潤的資金,全力投入到餐飲行業之中。
話說,美團外賣拋出如此巨額的投入,背后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盤?其實,有一個極為關鍵的原因,那便是討好商家。在這件事情上,美團向來是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回看近段時間的種種舉措,也能發現美團外賣對商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自去年12月以來,平臺啟動了十億外賣助力金支持計劃,為優質餐飲商家提供支持。截至目前,助力金已發放至餐飲老店、實體小店、連鎖品牌手中。而在一周前,美團再度發力,宣布向20萬中小商家和1萬個連鎖品牌發放新的助力金。
除此之外,美團外賣也在積極助力商家探索新模式。官方數據表明,美團已與480多個連鎖品牌共同打造了“衛星店”模式,主要涵蓋外賣店、社區小堂食店、共享店這三種類型。
在2025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薛冰也透露,2025年美團外賣將為首批1000家“衛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0傭金、長期助力金、AI選址系統免費開放、專屬流量等,讓連鎖品牌輕松擴張,也讓更多優質店鋪自然生長。
除了上述兩個方面,美團外賣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也付出了諸多心血與努力。
長久以來,惡意差評宛如一顆定時炸彈,始終深埋在商家心中,對其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去年12月,美團外賣多部門聯合行動,成立“惡意差評治理專項組”,從差評的識別、判責、申訴、預警等多個環節入手,搭建起更透明、高效的差評處理機制。
此外,美團外賣還上線了“商家限制惡意用戶”功能,滿足一定條件的商家可以自主對發布惡意差評的用戶限制下單或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上個月,美團外賣全面升級用戶評價系統,在大量吸收商家及用戶意見的基礎上,對評分計算方式進行了重點調整,從“單一主觀打分”升級為“多維綜合評分”。
圖源:美團
不管是向餐飲商戶發放不同規模的助力金,為其緩解資金壓力、增添運營活力,還是優化評價系統,助力商家精準把握用戶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或是強化基礎建設,如推進明廚亮灶等項目,這些舉措都為商家營造了更優質的經營環境,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外賣近期上線了百億補貼活動,日前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也公開發表言論稱:“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節不是都做過,滴滴目前在海外也還在做呢”。
京東與美團在外賣領域的火藥味漸濃,或許也促成了美團外賣此番的巨額投入。
2.商家是外賣平臺最大的籌碼
最近兩年,商家的地位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人們常常提及電商平臺對商家愈發重視,然而容易忽略的是,這一趨勢在外賣行業也已蔓延開來。
放眼外賣行業,討好商家已成為各大平臺的普遍共識。除了前文提及的美團,外賣行業的另一巨頭餓了么同樣在商家服務舉措上持續發力。
2月底,餓了么在上海發布“春生計劃”,宣布將于今年3月至5月投入超10億元,提振新老商家信心,助力當地餐飲行業生意發展。
緊接著,餓了么三月初又推出了新的商家扶持計劃,表示將啟動“優店騰躍計劃”,預計向商家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涵蓋費率優惠、專項補貼、專屬流量、數字化運營服務和硬件設施以及AI技術能力等多個維度。
對餓了么而言,商家是維系其外賣業務運轉的關鍵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必須得到相應的重視。
說完美團和餓了么這兩位外賣行業的“資深玩家”,我們再將目光投向剛剛入局外賣行業兩個多月的京東外賣。長期關注京東外賣動態的小伙伴應該知道,自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開始,京東外賣便推出了全年免傭金政策。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讓商家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之中。
美團外賣、餓了么以及京東外賣,無一不在積極獲取商家的信任與支持。他們之所以致力于此,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商家是外賣平臺生態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數量與質量直接關乎平臺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商家的支持意味著穩定的訂單量,這有助于平臺穩固已有的市場份額,并擴大市場份額。
換句話說,倘若平臺能夠成功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并與商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那么平臺的菜品選擇必將更為豐富,用戶體驗也會得到明顯提升。
商家是外賣平臺最大的籌碼。當平臺和商家達成互利共贏、攜手共進的理想態勢,外賣生態也將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實現可持續發展。
3.外賣不是終極目標
自京東踏入外賣行業以來,美團與餓了么便如臨大敵,對其一舉一動保持高度警覺,整個行業的熱度也隨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京東外賣之所以備受矚目,不只是因為京東有著豐富的騎手資源,能夠使其在外賣領域占據一定優勢,更關鍵的是,外賣作為即時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仍存在諸多機會點,其高度的靈活性與強大的可擴展性,正不斷催生出更多商業價值。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達6500億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2萬億元,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外賣作為高頻消費入口,其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我國在線餐飲外賣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6357億元,預計至2027年將攀升至19567億元。
某種程度上,京東、阿里、美團等巨頭重視外賣業務,也是因為外賣已與商超、3C數碼等品類產生協同效應,成為即時零售領域最佳的切入點。
以京東為例,去年5月,京東將旗下的“京東小時達”與“京東到家”兩大即時零售業務合并升級為“京東秒送”,標志著京東正式將業務重心向即時零售傾斜。如今,用戶打開京東首頁,找到“秒送”入口,點擊進入后,便會看到“品質外賣”。
對京東、阿里、美團而言,外賣并非終極目標,他們真正瞄準的是潛力無限、前景廣闊的即時零售市場,外賣不過是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接下來,他們在外賣領域的布局很可能會進一步拓展,延伸至整個即時零售領域。到那時,各大平臺上無論是商品的種類豐富度,還是配送服務的時效性,都將迎來質的飛躍,為消費者帶來更為便捷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將掀起新一輪即時零售大戰。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3-792-0.html美團要投入1000億搞外賣,王興、劉強東的較量開始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美團用1000個億,讓商家吃上肉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