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 武亞東
近年來,我國董責險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董責險是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的簡稱。
2024年是董責險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保險團隊與險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市場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共有475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披露購買董責險計劃,較2023年增加34%。其中,241家公司以往已披露過,234家公司為2024年首次披露購買董責險計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董責險已從相對小眾的保險產品發展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了有效的履職保障。
大童保險服務風險管理師程小儒表示,董責險的需求增長得益于多重因素,其中法律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尤為關鍵。2024年7月,新修訂的公司法正式實施,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了董責險制度,并要求董事會向股東大會報告責任保險的相關內容。這一舉措顯著提高了董監高的職業責任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更積極地采用風險管理工具。
“同時,資本市場中嚴監管環境和頻發的虛假陳述訴訟進一步刺激了董責險的投保需求。例如,康美藥業案等標志性事件,使企業高管職業責任風險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直接推動了相關保險產品的快速普及。”程小儒表示。
《報告》顯示,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繼續領跑董責險投保領域,尤其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相關公司投保數量最多。這表明,科技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更高的經營風險。此外,電力、燃氣及水供應業和房地產業的投保滲透率分別達到39%和43%,進一步印證了高風險行業對董責險的強烈需求。
在保費和費率方面,2024年的數據呈現新變化。《報告》顯示,董責險平均費率持續下降,2024年第四季度其簡單平均費率不足千分之五,而實際費率可能更低。主要原因在于市場承保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理賠報告的滯后性所導致的費率調整。業內人士認為,費率降低可能對保險公司的定價和賠付能力帶來一定挑戰。
在賠付情況方面,華泰財險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董責險理賠多源于監管調查或問詢,部分案件進入投資者維權階段后,預估賠付金額明顯上升。這進一步說明,董責險已在企業風險防控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程小儒建議,企業應通過專業經紀人進行保險采購和談判,以確保保單條款能夠切實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保險市場的本土化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市場仍面臨保單條款復雜難懂、承保理賠及市場開發人才不足等問題。業內專家認為,保險公司應進一步完善保單設計,增強其適應性,同時加強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建設,以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華泰財險相關負責人認為,從長遠來看,董責險作為企業實現風險減量的金融工具,能夠持續成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董責險在提高企業防范、化解風險能力的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更充足的補償保障。因此,董責險在國內的投保率有望持續攀升。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9-66529-0.html董責險投保升溫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