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鋰電池為何失效?近日,國際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車用新能源研究院教授羅巍與合作者的最新成果。該研究首次發現固態鋰電池金屬鋰負極疲勞失效現象,揭示了疲勞失效機制,并提出抑制疲勞失效、改善固態電池性能的新策略。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人們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鋰電池固態化被認為是提升電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重要解決方案,由此,固態鋰電池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然而,在固態鋰電池運行過程中,因鋰枝晶生長引起的電池失效和安全隱患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亟須在充分掌握電池失效機制的基礎上,開發提升電池性能的新技術。
疲勞是金屬材料在受到循環載荷作用時普遍面臨的問題,這種載荷會在遠低于極限拉伸強度的應力水平下誘發微裂紋和斷裂失效。研究團隊發現,金屬鋰負極在受到相關循環機械載荷作用時,發生了由疲勞造成的失效,證明了疲勞是鋰金屬的固有特性,其在固態鋰電池中也遵循經典的疲勞定律。這一發現是對固態鋰電池現有失效機制的新認知,加深了對固態鋰電池失效過程的理解。
學界評價,此研究成果不僅揭示了金屬鋰疲勞失效是固態鋰電池循環過程中性能劣變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提出了通過增加疲勞強度來改善固態鋰電池循環穩定性的新策略,對實現下一代長壽命固態鋰電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據介紹,近年來,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車用新能源研究院在金屬鋰電池、燃料電池等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學術成果。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8-3974-0.html同濟大學團隊與合作者揭示固態鋰電池疲勞失效機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