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結合健康中國建設工作實際和健康中國行動推進情況,4月14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健康鄉村建設行動和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納入健康中國行動,將新增的3個行動與其他15個專項行動統籌推進,進一步織密全民健康防護網。
在同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介紹,新增的3項行動倡導家庭配備體重秤、腰圍尺和體重管理日歷,推動健康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穩步提高鄉村醫生中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比例,提升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比例,并設定2030年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目標值分別為38%和3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目標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
此次新增的3個行動中,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從個人和家庭層面、社會和政府層面提出8條主要工作措施。目標到2030年,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趨勢初步減緩,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得以改善。
作為實現健康中國行動目標的重要一環,健康體重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跨學科、多行業聯合且持續行動。當下,社會各界已紛紛響應,積極投身行動,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奉獻力量,共同推動健康中國事業穩步邁向新高度。
當前,我國肥胖癥防控已刻不容緩。一方面,《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11.1%,肥胖率為7.9%。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達65.3%,歸因于超重肥胖的醫療費用可能為4180億元,約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1.5%,造成的經濟負擔將呈上升趨勢。
更為關鍵的是,體重水平與人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研究表明,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數據來看,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比例已經超過80%,其中心腦血管疾病長期占據我國居民死因首位,糖尿病患病率增長迅猛。
此次將健康體重管理納入健康中國專項行動,與健康中國行動中的多項專項行動相輔相成,形成強大合力。在防控重大疾病方面,健康中國行動強調實施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防治行動;在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方面,提及實施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行動,均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高度契合。
由此看來,積極推動和倡導健康體重管理行動,不僅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的現實需求,更是踐行預防為主方針,以體重“小切口”瞄準慢病“大問題”,是推動重大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圍繞行動目標,健康體重管理行動提出兩個方面8條主要工作措施。具體來看,在個人和家庭層面,提出要正確認識體重,科學管理體重,掌握體重管理技能;在社會和政府層面,提出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倡導,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規范體重管理服務模式,積極營造良好的體重管理社會支持性環境,倡導健康消費新理念,加強體重監測與效果評估等工作任務。
同時,健康體重管理行動提出4個指標。在個人和社會方面,倡導個人掌握體重管理知識與技能,倡導家庭、醫療衛生機構、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賓館等配置體重秤;在政府工作方面,要求編制和發布體重管理權威信息,倡導推動體重管理科普宣教進家庭、進社區、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賓館、進餐館食堂等。
據新華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馬丁·泰勒曾指出,“中國將體重管理放在多重疾病預防戰略的核心位置,鼓舞人心。期待在未來幾年看到中國的持續進展。”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政府、企業、醫療衛生機構、媒體等社會各界積極行動,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和肥胖防控。
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以多樣形式、多種手段探索體重管理新模式,匯聚多方合力構筑人民健康新格局。同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印發了國內首部《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為公立醫院開展體重管理中心和減重門診建設提供了依據。
今年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再次強調,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體重、管好體重、健康飲食、積極參與運動鍛煉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4月1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中醫藥局印發《關于做好體重管理門診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鼓勵有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少數民族醫醫院)設置體重管理門診。
有三甲醫院副院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開設體重管理門診主要是從多學科角度出發,全方位幫助體重超重甚至是肥胖人群樹立體重管理意識,掌握科學的體重管理方法,逐步養成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這需要每個人都認識到肥胖的危害性,并積極采取行動進行干預和管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注意到多家醫院已宣布落地體重管理門診。例如3月1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體重管理聯合門診正式開診,由臨床營養科、內分泌科和中醫科醫生共同出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也開設了肥胖與減重門診,篩查內分泌疾病導致的肥胖,并聯合多學科團隊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減重指導。
而隨著肥胖問題日趨嚴峻,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作為媒體領域的先鋒力量,憑借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經視等全媒體渠道,依托廣東省二十一世紀教育基金會,充分發揮媒體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率先且積極地在全社會掀起“科學減重 健康生活”的熱潮,以實際行動為推動“健康中國2030”貢獻力量。
事實上,健康體重管理行動也強調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防治門診;鼓勵學會、行業協會開展體重管理科普宣教;發揮主流媒體傳播優勢,加強公眾平衡膳食、科學運動有關教育,倡導吃動平衡等健康理念……
體重管理作為慢病防控關口前移的重要抓手,目前,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正逐步完善并發揮實效。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健康體重管理納入健康中國行動,全民健康素養將在多主體聯動、多維度舉措的推動下穩步提升,為健康中國宏偉藍圖的繪就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7-17823-0.html體重管理納入健康中國行動:8條措施、4項指標,助力全民“慢病”防控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