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2月6日,阿斯利康公布了全年財報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阿斯利康業績表現亮眼,總營收實現21%增長,達到541億美元。阿斯利康中國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總營收實現11%雙位數增長,達到64億美元,占全球收入12%。具體來看,2024財年,阿斯利康腫瘤業務實現總營收為2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占總收入的41%。
腫瘤業務表現引人注目,而在去年,公司也因腫瘤藥品走私案備受關注。阿斯利康在財報中就此事提到:2025年1月,公司收到深圳海關出具的《移送審查起訴告知書》和《鑒定意見通知書》,顯示公司涉嫌偷逃進口稅款90萬美元。
根據相關信息,阿斯利康認為《鑒定意見通知書》中提及的進口稅款涉及度伐利尤單抗(lmfinzi)和替西木單抗(lmjudo)若阿斯利康被最終判定需承擔法律責任,還可能被處以偷逃稅款一至五倍的罰金。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將繼續全力配合中國相關部門。
實際上,自2024年起,業界對阿斯利康的業績表現持續給予高度關注。根據默沙東發布的2024年業績報告,其在中國地區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0%,降至53.94億美元。與此同時,阿斯利康以64億美元的收入大幅領先默沙東,確立了其在中國市場跨國藥企中收入最高的地位。這也使得業界對阿斯利康在2025年的市場表現充滿期待。
近年來,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持續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已成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并且是關鍵的增長動力源。2024年上半年,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的收入達到了33.7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占其全球總營收的13.19%,這一占比在跨國制藥企業中名列前茅。
下半年,這一增長勢頭得以延續。根據阿斯利康披露的財報數據,2024年阿斯利康在中國區創下營收新高達64.13億美元,同比增長 11%,占總營收的12%。美國地區依舊是阿斯利康的主要戰場,2024 年收入高達 232.35 億美元,同比增長22%。
具體到產品收入,根據GlobalData的報告,免疫腫瘤藥物市場到2024年將突破340億美元,而阿斯利康在腫瘤領域實現的收入為2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4%,這一數據反映了腫瘤藥物市場的強勁增長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星”腫瘤藥方面,Tagrisso(奧希替尼)2024 年實現營收 65.80 億美元,同比增長16%。奧希替尼自2016年9月3日提交臨床申請后,迅速進入優先審評通道,并于2017年3月獲得批準上市,刷新了審批速度紀錄。2018年10月,奧希替尼被納入國家醫保,并在2020年的醫保談判中成功續約,價格降幅達到63.5%。根據阿斯利康的財報數據,2020年奧希替尼的全球銷售額達到43.28億美元,增長了36%。
根據IQVIA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院用藥市場回顧”報告,奧希替尼作為抗腫瘤藥物,不僅進入了2020年醫院用藥十大主要產品名單,而且全年增長率達到了69.2%,顯示出強勁的市場表現。
Imfinzi(英飛凡,度伐利尤單抗)在2024年實現營收47.17億美元,同比增長21%,日前,Imfinzi剛剛在歐盟獲準進入審批程序。根據歐洲藥品監督管理局(EMA)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的積極意見,Imfinzi有望作為單藥用于治療接受鉑類放化療(CRT)后病情穩定的成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LS-SCLC)患者。這一重要進展的基礎,是來自《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結果。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肺癌亞型,而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甚至在標準治療后也常常面臨迅速復發的困境。現有數據顯示,LS-SCLC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在15%至30%之間。
此外,Enhertu在2024財年,由第一三共有限公司(第一三共)與阿斯利康共同記錄的總銷售額達到了37.54億美元,相較于2023財年的25.66億美元有顯著增長。在1月31日,第一三共發布的財報數據就顯示,Enhertu在2024財年前三季度全球銷售額約26.82億美元。在中國市場,Enhertu于2024年的銷售額約為0.62億美元。
鑒于本次出色的業績表現,阿斯利康預計2025年的總收入將實現高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長,同時核心每股收益也有望達到兩位數的百分比增幅。
在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時,阿斯利康方面特別強調了對于涉嫌偷逃進口稅款事件的關注度。其中明確,若阿斯利康被最終判定需承擔法律責任,阿斯利康重申,將持續全力配合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調查與處理工作。
此外,針對中國區高管的任命方面,財報中也披露,阿斯利康宣布任命Iskra Reic為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全面負責包括中國、亞洲和歐亞市場、中東和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的這一廣袤地區整體戰略,推動業務實現可持續增長。Iskra Reic接替了在中國接受調查期間的王磊。
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被認為是阿斯利康的重要市場。阿斯利康透露,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成功引入11款全球領先的腫瘤創新藥物至中國市場,這些藥物覆蓋了肺癌、乳腺癌、泌尿系腫瘤、婦科腫瘤、消化道腫瘤及血液腫瘤等六大高發癌癥領域,全面響應了中國患者的治療需求。未來三年,阿斯利康中國在腫瘤領域獲批產品管線迎來井噴,將帶來4款新產品及37個適應證;到2030年,預計將帶來10余款新產品和80多個新適應證。
醫藥行業的競爭向來不僅僅是單一產品或領域的競爭,腫瘤之外,阿斯利康也在積極布局,持續為我國醫療健康事業注入活力。例如凡舒卓?、長效單克隆抗體樂唯初?先后在2024年獲批上市,分別用于成人和12歲及以上青少年重度嗜酸粒細胞性哮喘(SEA)的維持治療以及預防新生兒和嬰兒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
此外,隨著國內藥企研發實力的日益增強、創新藥管線的持續拓寬,以及資本市場調整后資產性價比的顯著提升,阿斯利康正積極通過一系列收并購舉措,不斷強化其市場競爭力。例如,1月14日,阿斯利康宣布與蘇州宜聯生物正式簽署臨床研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阿斯利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偶聯生物靶向B7H3的抗體偶聯藥物YL201治療多種實體瘤的潛力。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跨國藥企與Biotech達成BD合作主要基于兩大考量因素:一是“降本增效”,即重組組織管理結構并優化產品管線以降低運營成本;二是采取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并重的策略,旨在擴大創新藥物的布局。其中,與Biotech的攜手合作,已成為應對當前挑戰的關鍵策略。這些Biotech企業因專注于特定的治療領域或技術平臺,往往在藥物研發的萌芽階段便展現出顯著的創新優勢。
“跨國藥企購買Biotech的管線,可以高效完善自身的產品管線布局,抓住下一個市場機會,培育出新的競爭優勢。”該分析師指出。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7-17439-0.htmlMNC年報掃描|阿斯利康中國區營收達64億美元登頂:腫瘤藥物勢頭強勁,探尋下一波增長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