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內容究竟由什么決定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議題被反復討論咀嚼,有人把算法當作信息同質化的神秘魔法,認為它阻礙了公眾獲取豐富多元的信息,但也許事實并非如此。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 10.68 億,網民滲透率高達 97.1%。在這樣的背景下,推薦系統已逐漸成為大多數平臺的主流內容分發方式。
公開信息顯示,抖音平臺上每日分發內容達到了億數量級,如果沒有算法的調度和分發,用戶無法精準找到信息將成為一種常態。
然而,技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噪音”,部分網民對算法的認知長期存在偏差,有關信息繭房、算法黑箱等話題一直活躍在輿論場上。
因此,撥開迷霧、了解算法的真相顯得尤為重要。2025年 1月,抖音宣布擬推出10項措施,推動平臺工作透明化,和算法向上向善。3月,抖音上線了“抖音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面向社會公開算法原理、社區規范、治理體系和用戶服務機制。
這些行為被視為算法技術走向透明化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互聯網行業對算法治理的認知進入新階段。
推薦算法并非洪水猛獸
回溯歷史,東漢年間,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極大促進了信息的傳播,打破了貴族階層對知識的壟斷。北宋年間,畢昇活字印刷技術再次推動了文明的進步,甚至為工業革命埋下了伏筆。
一千多年后,信息變得無處不在、唾手可得,人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獲取有效信息發展成了一門技術。其中,算法作為一種新技術通過精準連接用戶和信息,改變了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同時還拓寬了他們的認知邊界。
截至2025年,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的 預測,全球數據量將達到 175 ZB,現代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是1986年的5倍,相當于175份報紙。
如今,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算法。預約一趟從首都機場到王府井商圈的網約車,算法能調度出最近距離的司機;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算法能夠推薦口味和服務評分較高的餐廳;打開音樂軟件,算法也能把風格不同的歌曲整理打包出來。
技術的強大功能也引發了新的困惑,圍繞算法展開的一系列爭議也浮出水面,包括信息繭房、算法造神等等。實際上,信息繭房是一種技術偏見和誤解,這一概念在學術界并沒有實證研究、量化數據的支撐。
此外,信息繭房這個詞在推薦算法成熟之前便就存在,人們因為對新技術的普遍猶疑,或再次讓技術成了背鍋俠。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認為,“信息繭房”一直存在,“信息繭房”是海量信息差異化消費的必然結果,“信息繭房”是“獨異性”社會的外在表現之一。
事實上,每個渠道分發信息都有局限性,比如公眾號關注列表來源于用戶自身的喜好,過去門戶網站是根據編輯的價值判斷,朋友圈的信息則是借助好友關系進一步過濾。只看公眾號,門戶或者朋友圈,都會陷入所謂的“繭房”。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采用的是多渠道獲取信息的方式,抖音、朋友圈、新聞客戶端組成了用戶對世界的認知。
對平臺來說,相似的內容過多直接會影響用戶體驗,多元化內容有益于用戶的長期留存,而算法承接的任務就是實現基于用戶感興趣前提下的多元化。
抖音基于用戶行為的推薦方法包含多種技術模型,如協同過濾、雙塔召回、Wide&Deep模型等。算法可以在完全“不理解內容”的情況下,找到興趣相似的用戶,把其他人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給該用戶。
以抖音協同過濾算法與Wide&Deep模型的結合為例,協同過濾可以經由不同用戶的行為推薦相似內容,Wide&Deep模型則能發覺內容的稀有特征并標記相關性,兩者能夠互補,使內容推薦更為廣博多樣。
與其把算法推薦當作洪水猛獸,一味地進行批判,不如把它看作是被龐大的用戶基數驗證過的、又針對用戶需求展開個性化定制的信息管家。
為算法設置“護欄”
事實上,在龐雜的網絡世界里,算法不斷激發用戶的好奇心,驅動他們探索未知的領域。相反,沒有算法的助力,媒介素養缺失的用戶將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
清華大學社科院發布的《破繭還是筑繭?用戶使用、算法推薦與信息繭房研究報告》顯示,70%的用戶對個性化推薦算法持肯定態度,認可算法技術是海量信息時代的一種有效策略,幫助用戶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在實際使用調研中,超過90%的短視頻APP用戶選擇開啟個性化推薦算法。
抖音算法工程師劉暢介紹,抖音的推薦算法與國內外大部分內容推薦平臺類似,包含召回、過濾、排序等環節,重點在于學習用戶行為。與以往不同的是,抖音算法如今已幾乎不依賴對內容和用戶打標簽,主要通過神經網絡計算,預估用戶行為,計算用戶觀看這條內容獲得的價值總和,進而把排名靠前的內容推送給用戶。
本質上來說,為什么能看到某條信息,往往是由用戶與信息的互動行為決定的。
如果你正在規劃一場長途旅行,算法可能會為你推薦感興趣的地點,當你想更深入的了解目的地的吃喝玩樂,更加垂直化的優質旅行攻略也能推送到你的眼前;如果你是演唱會愛好者,算法可能會展示給你近期頭部歌手的演出排期和當地的文旅特色。
劉暢還表示,抖音更關注用戶長期價值,而非追求平臺的短期數據。為此,抖音算法考慮了眾多目標,如完播、評論、點贊、對作者長期消費、分享、跟拍等,力圖計算出更符合用戶長期價值的目標。
抖音生態運營經理陳丹丹介紹,由于算法無法理解內容語義,對內容的理解存在不足,可能導致違法違規、不良內容被推薦傳播。因此,抖音推出 “人工參與 + 機器學習” 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并組建了專門的平臺治理團隊為算法設置 “護欄”。
隨著算法體系的進化,平衡信息的個性化和多元化也被提上了議程。時至今日,算法的功能不僅局限于分發信息,還表現在能挖掘不被傳統渠道看見的優質內容,拓寬公眾的視野。
在算法的助推下,一批小眾城市逐漸走向了前臺,接住潑天的流量。算法捕捉到了淄博、天水自己人都沒有看見的當地寶藏,點燃引發外地人關注的“旅游消費爆點”,再“以點帶面”效應中將一個小城推向全網推向世界。
經歷了被遺忘的漫長等待,通過算法推薦,川劇團、蘇州評彈等傳統文化藝術煥發了新生,成為一批年輕人的精神家園。
另一個打破刻板印象的現象是,深度內容也憑借算法找到對應的受眾。博主“米三漢”2024年6月發布的“450分鐘解讀紅樓夢”,截至目前,這條視頻播放量超過3億,點贊量達1291萬,收藏量達773萬。
隨著抖音算法的公開,曾經被指控為黑箱的技術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未來整個行業將在算法透明度和平臺治理方面邁向新的臺階,為用戶帶來更優質、安全、多元的內容體驗。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2-1810-0.html算法憑什么是信息時代最強輔助?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