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ST聯創(300343.SZ)發布2025年一季度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2.2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 501.64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32.25%,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這一表現不僅印證了公司戰略轉型的成效,更折射出新能源材料行業擺脫底部區域,實現回暖的積極信號。
公司表示,一季度業績的大幅改善,與新能源產業鏈回暖密不可分。一方面受益于全球碳中和進程加速,動力電池、光伏背板等領域對PVDF的需求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制冷劑行業政策紅利釋放。我國對第三代制冷劑(HFCs)實施配額管理后,市場供需格局改善,產品價格觸底反彈。公司依托自主專利的第四代制冷劑技術,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形成“含氟新材料+聚氨酯”雙輪驅動的盈利模式。
PVDF產能釋放成業績核心引擎
作為國內氟化工領域的龍頭企業, ST聯創緊抓鋰電、光伏等新能源賽道需求爆發的機遇,其核心產品聚偏氟乙烯(PVDF)的產能持續釋放。公司6000噸/年PVDF及配套11000噸/年R142b聯產30000噸152a項目已經完成開工手續,目前試生產已結束。
此外,公司通過終止低效項目、集中資源投入高附加值領域,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報告期內,公司進行的含氟烯烴技改項目,規劃建設四氟丙烯產能10000噸/年,目前已基本建設完成,正在辦理試生產手續,計劃年中投入生產,上述項目的投產將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助力公司經營回歸快車道。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以及前瞻性視野,公司提前布局下一代電池關鍵材料。報告期內,重點開發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公司與中山大學合作研發的固態電解質項目目前基本確定了技術路線,并在有序地進行小試過程中,爭取早日達到中試條件。如這一項目進展順利,則能夠保證公司始終享受鋰電池行業快速增長的紅利,提升行業地位。
戰略聚焦主業 歷史包袱逐步出清
近年來, ST聯創通過剝離互聯網業務、聚焦化工新材料賽道,實現了從“多元化擴張”到“專業化深耕”的轉型。盡管此前因收購標的財務造假被實施ST,但公司通過司法追償、會計差錯更正等措施積極化解風險。2025年1月,公司已收回1.2億元執行款,并計劃在12個月內完成整改、申請摘帽,流動性未受顯著影響。
行業分析師指出,隨著新能源、智能家居等下游需求持續放量,氟化工行業已步入量價齊升周期。 ST聯創作為兼具產能彈性與技術儲備的細分龍頭,有望在行業β與自身α共振下,成為新能源材料賽道的隱形冠軍。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8958-0.htmlST聯創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凈利同比增長132.25%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