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8%,廣義貨幣供應量(M_2)同比增長7.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6%,增速相較上月有升有降、總體穩定,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保持穩固。
“2024年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余額為408.34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2.26萬億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說,總體上看,2024年社會融資規模保持了合理增長,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恢復向好。
張文紅介紹,從結構上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貸款保持合理增長。2024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7.05萬億元。二是金融體系配合財政持續發力,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多增較多,為歷史最高水平。2024年,政府債券凈融資11.3萬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1.69萬億元。其中,國債凈融資4.5萬億元,同比多357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凈融資6.79萬億元,同比多1.33萬億元。三是企業債券融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24年,企業債券凈融資1.91萬億元,同比多2839億元。四是表外融資中的信托貸款同比多增。2024年,信托貸款增加3976億元,同比多增2400億元。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數據顯示,2024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3.97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6%。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各領域指導文件,細化工作舉措,加快政策傳導,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科技金融方面,去年人民銀行設立了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持續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強度和水平,深入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優化科技企業跨境融資制度機制,構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體系。綠色金融方面,優化碳減排支持工具,在上海試點將支持范圍擴展到低碳轉型領域,引導更多信貸資源投向綠色低碳發展。普惠金融方面,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從2%降到了1.75%,額度增加了1000億元;組織實施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五大專項行動。
“目前,各領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五方面都實現了全覆蓋,成效持續顯現。”鄒瀾說,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還將進一步完善頂層制度設計,統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導意見,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細化政策舉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數據顯示,社會融資成本下降,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2024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43%,比上年同期低約36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利率約為3.11%,比上年同期低約88個基點,均處于歷史低位。
2024年9月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密集出臺并逐漸顯效,加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進一步穩定了社會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專家認為,從宏觀政策出臺到企業、居民投資決策調整,從信貸需求改善到信貸數據增長,都需要一定時間。隨著后續各項政策持續發揮效果,有效融資需求有望進一步改善,金融部門也將持續發力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共同支持金融總量持續穩定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下一階段,宏觀經濟政策還將進一步強化逆周期調節,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9-66461-0.html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保持穩固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