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前列腺癌,作為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男性健康。自2008年起,前列腺癌已連續多年成為我國男性泌尿系統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中國癌癥負擔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數13.42萬人,前列腺癌死亡病例數4.75萬人,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續升高。
由于前列腺癌存在隱匿性、潛伏性,早期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癥狀,不少患者經常是由于其他原因,如出現腫瘤轉移癥狀入院檢查,發現前列腺癌,然而此時往往已是中晚期,錯失了手術機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確診時僅30%為臨床局限型患者,其余均為局部晚期或遠處轉移的患者,這些患者無法接受局部的根治性治療,預后較差。
面對這一嚴峻現狀,我們該如何尋求改善之道?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政府參事、河南省腫瘤醫院二級教授花亞偉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前列腺癌篩查的標準,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知識普及的匱乏、篩查服務的有限可及性以及公眾,尤其是高危男性群體,對前列腺癌篩查的低參與度,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我們建議將前列腺癌篩查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項目,也可納入地方民生實事項目,或參與慈善公益項目,對特定群體進行篩查,構建多重篩查網絡,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特別是男性朋友的前列腺健康。”花亞偉說。
南方財經:請您介紹一下今年兩會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花亞偉: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我特別關注了老年群體的健康問題。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尤其是膳食結構的變化,前列腺癌對老年健康的影響日益顯著。特別是60歲及以上的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較以往有顯著上升。在男性泌尿系統腫瘤中,前列腺癌的上升速度較快,已成為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的第六大殺手。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前列腺癌對男性健康的影響日益凸顯,我們呼吁將前列腺癌早篩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項目。特別是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我們應提供更細致的關愛。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將國家早篩項目與公共衛生項目相結合,開展前列腺癌早期篩查,以實現對前列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南方財經:國家層面不斷推動腫瘤早期診斷和篩查的實施,是否已經帶來了積極的變化?我國是否已經建立了某些體系或提供了支持,以促進早期診斷和篩查工作的進展?
花亞偉:許多老年人患有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癥,導致排尿困難,他們往往認為這是老年常見病,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結果。因此,他們很少將這些癥狀與前列腺癌聯系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癥狀變得嚴重才就醫,往往已經錯過了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療時機,導致治療效果與歐美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這是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
在一些地區,已經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措施,并開始將前列腺癌篩查納入地方公共衛生項目。通過國家層面的項目推動,可以實現前列腺癌的早期發現,尤其是對60歲以后高發人群的覆蓋,從而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標。在國內,一些地方已經實施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務。南通、咸寧、湖州、成都等20多個城市已經啟動了前列腺癌管理的民生工程,主要針對65歲以上的老年男性,通過篩查實現對前列腺癌的早期干預。這些地區的實踐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南方財經:關于加強前列腺癌早篩與早診早治,提高PSA檢測可及性,您認為當前前列腺癌篩查在我國的普及程度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障礙?
花亞偉:在這一領域,首先,公眾的認知存在偏差,許多人認為前列腺癌并不常見,而將前列腺炎的癥狀歸咎于前列腺增生。實際上,當出現尿道排尿變化時,我們應立即考慮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其次,從年齡層面來看,男性自50歲起前列腺增生的風險增加,同時前列腺癌變的可能性也隨之上升。因此,對于高風險群體,特別是65歲及以上的男性,我們應給予更多關注,以期實現早期發現。
前列腺癌早期篩查有幾種方法,包括PSA檢測、超聲檢查和直腸指檢。直腸指檢,即通過肛門進行前列腺檢查。PSA檢查則是通過抽血來檢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超聲檢查也可以通過肛門自然通道對前列腺進行。然而,許多人認為進行指檢和超聲檢查并非必要,導致這些檢查的開展并不均衡。此外,如果不進行PSA檢測,可能會遺漏一些潛在的前列腺癌患者。因此,我們一方面需要對公眾進行教育和宣傳,另一方面要擴大PSA檢測的覆蓋范圍。對于有疑問的病例,我們還應進行直腸指檢、前列腺B超檢查和磁共振成像,以最終確診,并根據病情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南方財經:在擴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內容中增加前列腺健康管理,您認為這一舉措的必要性、可行性、具體路徑是什么?
花亞偉:在腫瘤防治領域,我國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在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的篩查工作上。作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多年來,通過覆蓋近2600個縣市區的篩查工作,已累計為1.3億人次提供了免費宮頸癌篩查,以及6400萬人次的免費乳腺癌篩查。這些努力顯著提高了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效率,有效降低了這兩種疾病對女性健康的威脅。對于前列腺癌,我們也期望推動類似的工作。
以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等公共衛生項目為例,隨著這些疾病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府開始更加重視并推動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時加強了與醫療系統的協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我們更多地強調醫防協同和醫防融合。要開展這項工作,需要醫務人員的廣泛參與,這不僅僅是提供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但公共衛生項目是由疾病控制部門管理的,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疾病控制部門與從事醫療工作的醫務人員之間的更好、更有機地結合,以推動這項工作的實施。否則,僅討論項目,而缺乏從事臨床工作人群的支持,是無法落實的。只有雙方找到共同的結合點,提高兩者相加的效益,才能使這項工作開展得更好。
南方財經: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您認為有哪些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這將如何促進前列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的同質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花亞偉:在基層工作中,我們遇到了諸多挑戰,尤其是動員和宣傳工作的不足。乳腺癌篩查需要結合超聲和鉬靶檢查,而宮頸癌篩查則涉及宮頸細胞TCT檢查,即宮頸刮片。這些檢查項目不僅包含抽血,還需要我們向病人進行詳盡的解釋工作。而前列腺癌篩查僅需額外抽取少量血液,因此我們的關注度有所不同。最初,我們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參照保護婦女兒童的要求,推動這兩項篩查工作的開展。
實際上,將癌癥篩查廣泛納入公共衛生項目,既方便又具有成本效益,前列腺癌篩查在這方面是先行者。其他早期篩查項目則更為復雜,成本相對較高,不易推廣。我國已經制定了《前列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相關標準也已出臺。我們需要通過國家、省、市乃至縣級層面,建立篩查防治體系,在構建完善的防治網絡后,才能更好地覆蓋基層男性群體。我認為,在其他領域,前列腺癌篩查的操作可能更容易取得實際效果。
南方財經:在建立完善國家-省-市(州)-縣四級前列腺癌防治網絡及質控體系這一話題上,您如何看待當前前列腺癌防治網絡的現狀?您認為,建立四級前列腺癌防治網絡及質控體系的意義何在?
花亞偉:目前,我們進行的癌癥篩查與慢病管理項目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以及地方政府推動的公益事業和民生實事。我們特別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65歲以上人群,因為前列腺癌在這一年齡段的發病率較高。據相關研究顯示,大約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齡超過65歲,而80%的病例發生在65歲以上的男性。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最推崇的做法是將這些篩查項目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項目中,以實現對全體人群的有效覆蓋。
南方財經:對于地方前列腺癌篩查民生工程和公益慈善項目,您認為政府和社會應該如何給予政策引導和支持?
花亞偉:國家已出臺政策,將前列腺篩查納入公共衛生項目。項目雖難覆蓋全員,但可優先關注高危人群,尤其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將其與前列腺篩查項目結合,強化關注。
健康知識普及需讓老年朋友知曉,泌尿系統癥狀出現時,應及時排查前列腺癌,此乃重要課題。此外,公益慈善機構可參與,為癌癥高危人群提供篩查。政府亦每年實施民生項目。
對于前列腺癌篩查,政府可能會設定具體目標,如今年篩查50萬或30萬人。通過這些項目的相互配合,我們希望將更多的男性老年朋友納入篩查范圍,以便早期發現疾病并得到有效治療。最終目標是前列腺癌篩查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項目。國家發展需兼顧經濟承受力與健康知識普及。我們必須讓老年朋友意識到這一點,因為真正的健康權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如果他們不重視,健康問題將無從談起。
南方財經:隨著資源的下沉,基層醫生能否獲得與之相匹配的技術支持,以及是否能夠實現診斷和治療的同質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是否還需要更新相關指南、加強配合,以促進臨床醫師技術及診斷方法的規范化?對此,您有何建議?
花亞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旨在實現醫療服務的均質化。在這一過程中,借助國家、省、市、縣四級診療網絡的緊密協作,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力度,特別是技術層面的精進與提升,顯得尤為關鍵。這包括了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直腸指檢、超聲波檢測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關鍵檢查技術的培訓,這些技術對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發現至關重要。
通過行業協會和專業組織的引導,推廣臨床指南并評估其應用效果,確保基層醫療機構能夠掌握前列腺癌的標準化診療流程。這樣,基層的男性患者也能夠獲得與大城市同等水平的醫療關注,從而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仍需關注許多細節問題,例如如何確保診療質量控制?培訓應如何進行?我們正積極致力于推動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檢查結果的互認進程,并努力將質量控制標準化,此舉對于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南方財經:您提出的加強前列腺癌早篩早診的宣傳教育,具體有哪些措施和建議?如何提升民眾對于前列腺癌篩查的積極性和依從性?
花亞偉:“健康科普、健康教育、健康宣傳”。提及國內的健康素養66條,我們發現國民整體健康素養水平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基層地區,相較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健康知識普及任務更為艱巨。我們應借助正規渠道和主流媒體,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確保公眾深刻認識其重要性,唯有如此,相關工作方能取得更大進展。正如剛才所說,“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自己”,而非他人。如果你自己都不重視,那么即便有再優秀的篩查應用,對你而言也可能毫無用處。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7-17598-0.html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花亞偉:前列腺癌需“早發現早治療”,倡導將早篩納入公衛體系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