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自2025年春節檔登陸院線后,盡管擁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和導演徐克的執導,但最終僅收獲了6.23億元的票房成績,在香港更是僅獲60.4萬元票房,表現遠低于預期。
4月11日,該片轉戰各大正版視頻平臺上線,然而,其口碑并未因平臺轉換而有所好轉。上映次日,豆瓣短評區涌現大量負面評價,幾乎全為影迷對該片的差評,即便是少數四星或五星評價,也多為諷刺意味。
這一現象反映出,《射雕英雄傳》在院線期間已耗盡了其好評潛力,粉絲群體對于該片的正面評價已提前釋放完畢,后續可能面臨的將是更多一星或兩星的差評,豆瓣評分或將持續下滑。
影片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失利,首要原因歸咎于影片自身質量。主演肖戰及其粉絲的某些行為也對影片票房產生了負面影響。肖戰粉絲的大力營銷與應援,引發了路人影迷的不滿,導致部分潛在觀眾選擇避而遠之。
類似情況也曾在張藝謀執導的《第二十條》中出現,該片因配角趙麗穎的粉絲大規模應援,同樣導致路人影迷產生抵觸情緒。好在《第二十條》及時調整營銷策略,讓真正的主角回歸主位,最終保障了票房增長。
相比之下,《射雕英雄傳》則深陷粉絲電影的泥潭,忽略了路人影迷的重要性。對于商業大片而言,路人影迷群體才是票房的主力軍,粉絲數量雖多,但在院線電影中能實際動員的有限。流量明星因粉絲過度應援而勸退路人影迷的現象,已成為大片中的負面因素。
馮小剛導演與流量明星趙麗穎合作的《向陽·花》同樣遭遇了票房滑鐵盧,截至目前分賬票房僅為1.08億元。這一連串的例子表明,商業大片若過度依賴流量明星,最終可能只能收割粉絲,而失去更廣闊的路人市場。
對于有追求的明星而言,或許更應注重影片的質量而非單純追求大片的熱度。一些青年明星選擇拍攝文藝氣息濃郁的電影,憑借質量優勢贏得粉絲與路人影迷的雙重認可。當流量與質量相結合時,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點贊。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6-2117-0.html《射雕英雄傳》口碑票房雙撲街,流量明星真的拖后腿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