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米汽車的九九八十一難,雷軍一個頭兩個大。
一、小米 SU7 高速碰撞后爆燃,致3人遇難身亡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放在小米SU7上好像也合適。
3月29日,一場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發生。
一輛小米SU7在行駛過程中遭遇了嚴重的碰撞,隨后車輛爆燃,造成了車內3名人員不幸遇難。
圖源:微博
該事故的消息一直到昨晚才在網絡上大面積傳開,并瞬間引發了廣泛關注。
隨后,“小米SU7高速碰撞后爆燃致人員傷亡”的話題成為了焦點。
事故的細節令人揪心:據了解,3名遇難者均為女大學生,當晚從湖北自駕小米SU7到安徽參加考試,沒想到卻在中途發生意外。
此外,3位遇難者均不是這臺小米SU7的車主,車主本人是其中一位女大學生的男友。
車主表示,他和女友兩人均為小米品牌的忠實粉絲,他本人長期在深圳,購買車輛的目的是方便女友出行。
“跟女友相識多年,兩人只差一個婚禮。”車主親口談到。
相識多年,正準備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卻讓他們的未來戛然而止。
從網友們拍到的事故現場圖片顯示,車輛外殼被燒得面目全非,車頭受損嚴重,現場一片焦黑,令人痛心不已。
圖源:微博
4月1日,在互聯網上大范圍出現事故現場圖片后,小米官方做出了緊急回應,回應內容打消了網友的部分疑慮,但也引發了新的疑問,這點我們后續再說。
至此,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圖源:微博
好巧不巧的是,有部分網友關注到了不久前的另一起小米SU7 Ultra的事故。
3月21日下午,福建泉州豐澤區豐海路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米SU7 Ultra在行駛過程中將一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撞倒在地,當時該車的最高時速達到了近150公里。
事故發生后,電動自行車駕駛員被撞飛起,砸向路邊,傷情非常嚴重,仍在醫院搶救。
對于這起事故,網友們一方面對受害者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網友對駕駛者的高速行駛行為表示痛心和譴責,怒罵“在不會開車的人手中,再好的車都會成為制造危險的廢物”。
作為一款備受消費者喜愛的新能源汽車,小米SU7的安全性能一直是其宣傳的亮點之一。
然而,連續發生的事故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款車型的安全性。
二、車門問題小米尚未回應
正如上文所說,在小米SU7 Ultra的事故中,網友們基本上把矛頭都指向了那位不負責任在城區飆到150碼的司機。
可這次事件中,當小米官方出面做出回應以后,網上相關的質疑卻反而越來越多。
根據@小米公司發言人微博發布的具體回應內容,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的時速持續行駛。
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
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
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最終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后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碰撞發生后,小米方面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確認非車主本人駕駛,并緊急救援呼叫車上乘員,同時報警、呼叫120急救服務。
小米公司還表示,已經成立專項小組趕赴現場,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并向警方提交了車輛行駛數據及系統運行信息。
圖源:微博
然而,這份回應背后,網友們卻提出了兩個關鍵疑問。
疑問一:AEB為何沒有觸發?
圖源:百度有駕
車輛識別到前方有障礙物時,通常都會觸發AEB功能(Autonomous%20Emergency%20Braking 自動緊急剎車系統)。
然而,此次小米公司的通告中并沒有提及事故車輛的AEB狀態。
界面新聞提到,一位智能駕駛技術人員向他們指出,小米SU7標準版沒有激光雷達,純視覺模式在夜間識別效果相對欠佳,可能存在障礙物識別不夠及時到位的問題。
此外,車輛當時行駛速度超過100km/h,由于檢測距離相對有限,AEB存在沒有觸發的可能性。
不過,從小米的回應來看,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輔助駕駛并不等于市面上大肆宣傳的高階智能駕駛,即使使用高階智能駕駛,也不等于可以完全放松任由車輛自行駕駛。
從回應中可以看出,當晚事故發生前,駕駛員已經出現輕度分心、方向盤脫手等情況,這表明當時駕駛員可能存在過度依賴NOA輔助駕駛的安全隱患。
疑問二:車門解鎖問題小米為什么沒有直接回應?
圖源:小米汽車用戶手冊
據南方都市報透露,有自稱系車乘人員家屬的網友表示,“3月29日晚車輛撞擊護欄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車上三人活活燒沒了?!?/span>
這句話所說情況是否屬實,讓網友格外在意官方的回應。
針對網友質疑車門斷電后無法開啟的問題,小米汽車工作人員表示,在四個車門內飾板下方,儲物格位置均配有應急拉手,應急拉手為機械鎖,即使電池受損也能打開,緊急情況下可使用應急拉手打開車門。
然而,對于本次事故中的具體情況,官方并未給出進一步說明。
前面提到,從事故現場實車圖片來看,車輛損毀嚴重,難以細判當時的真實情況,這也使得真相撲朔迷離。
一位造車新勢力產品經理指出,根據國標要求,當車輛發生足以使安全氣囊展開的碰撞時,所有車門應自動解鎖。
有專家表示,目前還需等待警方具體調查結果,根據小米現有說明來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功能以來,國內外(包括美國)已發生多起高速公路場景下的典型案例,對于此類事故的責任認定存在復雜性。
三、雷軍沉默,3月小米汽車賣爆
在此次碰撞事故被曝光后,網友驚訝發現,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微博賬號罕見“停更”。
作為微博上最活躍、粉絲數最多的企業家之一,雷軍平時總是頻繁更新微博,分享自己的早起健身、工作進展以及小米的各種動態。
其微博內容豐富多樣,從產品發布到個人生活點滴,總是能引發大量關注和討論。
然而,這次事件發生到現在,雷軍卻一反常態,并未發表任何公開言論。
他最新的微博仍停留在昨晚發布的“小米攝影大賽”相關內容。
圖源:微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在市場上的表現依然強勁。
4月1日,小米汽車官宣,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小米汽車交付量超29000臺。
同時,小米汽車還表示,目前產能提升進展順利,有信心達成350000臺全年交付目標。
從理性角度來看,車輛發生事故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該單純把過錯歸結于車廠。
要知道,此前小米SU7在中保研安全性測試中的測試成績可是全項優+。
在完全安全的智能駕駛技術還未到來的今天,可以說任何一款車型都無法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關鍵在于如何在事故發生后,通過技術改進和安全教育來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嚴重性。
因此,在關注這次事故進展的同時,提醒大家更應該讓身邊有車的朋友加強交通安全意識,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智能汽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駕駛習慣始終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關鍵。
希望這起事故能夠引起更多人的警覺,讓每一位駕駛員在心里警鐘長鳴。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2-33774-0.html小米SU7爆出重大事故,雷軍慌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