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
從2024年的成績單來看,六個經濟大省的作用明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位列地區經濟總量前六,六省貢獻了接近60萬億元的GDP總量。
根據這幾個省的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大省均將2025年GDP增速普遍設定在5%至5.5%區間。
其中,四川增長目標定在5.5%以上;浙江、河南皆設定為5.5%左右;江蘇、山東瞄準5%以上;廣東去年GDP超14萬億,連續36年全國第一,因此將2025年增速定在5%左右。在重點工作上,六省普遍以擴大內需、產業體系升級轉型、創新發展和人才保障等工作為核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能否做好今年的工作,不僅關系到“十四五”能否圓滿收官,更關乎“十五五”能否順利開局。
那么,在這關鍵時期,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經濟大省如何肩負“挑大梁”的重任?
工業競賽
2021年,“十四五”規劃圍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當前,經濟大省的各項目標任務進展如何?
2024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六個經濟大省的經濟總量占全國GDP約44.15%。主要指標中,完成情況基本符合或快于預期。
根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經濟大省的“十四五”規劃目標發現,在經濟發展領域,廣東將主要目標定位于提高經濟總量,“十四五”期間GDP超過14萬億;江蘇則注重人均GDP的提升,提出未來5年,人均GDP超過1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當前的進展來看,這兩省份均提前完成了該目標。
2024年,廣東全省GDP總值達141633.81億元,實現了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這其中,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9萬億元,總量連續39年居全國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9萬億元,連續四十余年居全國第一。
反觀江蘇,在2023年已完成人均GDP目標。根據時代周報記者計算,2023年江蘇人均GDP達到約150389元。
那么,梳理廣東、江蘇提前完成目標任務時會發現,兩省份的核心產業都是工業制造業。
對于廣東來說,廣東的優勢在于先進制造業、新能源產業。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提升至56.7%和31.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43%,占全國總產量的1/4。
在江蘇,裝備制造業、集成電路等產業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河海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奇洪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是表示,“十四五”期間,江蘇憑借經濟增長穩定,繼續保持GDP全國第二,尤其在近年全國逐漸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的情況下、江蘇在新能源、集成電路、海工與船舶、高端裝備等產業帶動下依然保持穩定增長。
“同時,江蘇常住人口增長緩慢,人口出生率不高,也間接推高了人均GDP。其中,無錫、蘇州、常州、南京的人均GDP在全國所有城市中居于前列?!眲⑵婧檎f道。
江蘇南京城市風光 圖源:圖蟲創意
實際上,在六個經濟大省中,山東也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省。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山東有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三位。盡管山東未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GDP的具體數值,但從其他關鍵指標仍能洞悉其發展。
以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例,“十四五”期間,山東將該目標設定為550萬人以上。若按年平均計算,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目標為每年110萬人以上。
那么,山東表現如何?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24.5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就業工作第5次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而這些成績背后,與其工業強勁發展密切相關。
“近些年,山東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升級,推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再加上布局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使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機會持續增加?!?span style="display:none">Nkd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向“新”而行
在經濟大省中,浙江被定位為“中國式現代化先行者”,并把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作為驅動現代化先行的關鍵力量。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十四五”規劃中,浙江定下了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 比重達60%左右的目標,這一目標在六個經濟大省中位居首位。那么,當前浙江數字經濟發展如何?
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底,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達4.3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52.5%。盡管2024年的相關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2023年末數據,浙江已接近完成“十四五”規劃的目標。
數字經濟作為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源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早在2003年,浙江就開啟了以信息化引領現代化的進程,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動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
得益于提前布局,2016年11月,浙江省獲批建設全國第一個信息經濟示范省。如今,浙江匯聚了阿里巴巴、網易等眾多數字經濟頭部企業。這些企業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大量高新技術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等相關領域的人才和資本。
從對GDP貢獻來看,浙江數字經濟總量從2017年的1.96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4.33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
浙江杭州城市風光 圖源:圖蟲創意
廣東則在布局人工智能終端企業,依托強大的制造業,深圳近日出臺了《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生態持續豐富,全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集聚不少于10家現象級人工智能終端企業,人工智能終端產品產量突破1.5億臺。
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也逐漸融入現實,“計劃”通過手機、計算機、大模型一體機、可穿戴設備等,實現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養老、智慧政務等
在實施路徑方面,計劃表示要加強工作統籌。在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體系框架下,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加強統籌,市區各單位密切配合、協同聯動,調集各方資源,全力服務和保障人工智能終端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
此外,還要求深圳做好專項資金保障,用好20個先進制造園區,為人工智能終端企業提供優質優價空間。并且鼓勵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和專業建設,支持校企聯合共建實驗室及人才實訓基地。
經濟大省除了四個沿海省份,內陸省份為四川、河南。不同于沿海省份的開放先導地位,四川和河南作為中西部省份,承擔輻射內陸、產業起承轉合、物流通道樞紐等角色定位。
作為中國經濟第五大省,四川在交通區位、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等多個維度上具有中心地位,是支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
在戰略部署的引導下,為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服務業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笆奈濉逼陂g,四川提出要加快提出加快城鎮化進程,并將目標定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四川完成了此目標。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博士楊繼瑞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取得此成績這主要歸因長江經濟帶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特別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的疊加機遇,為四川城鎮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此外,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農民進城門檻,促進了四川的城鎮化。再加上四川承接了產業轉移成果,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并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了四川城鎮化進程?!睏罾^瑞說道。
與四川類似,河南聚焦于發揮“中原之中”的區位優勢,強化鄭州都市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如洛陽、南陽的經濟能級,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在目標制定上,“十四五”期間,河南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定為大于60%。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8.08%。然而,河南鄉村面比較大,農村人口多,河南全省城鎮化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2025年河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目標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此外,河南還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彌補產業結構短板,并注重優化營商環境,以增強經濟韌性。
如何挑重任?
擔負“挑大梁”責任,2025年經濟大省都將怎么發力?
從政策層面來看,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因此在經濟大省的目標中,擴大消費依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關鍵詞。
根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在六個經濟大省中,除山東外,其余省份均公布了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目標。這其中,河南制定的目標最高,達到6%左右。
為實現這一增速目標,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5年要加力提振消費。通過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釋放消費潛能。
與此同時,河南還提到,要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新汽車50萬輛、家電800萬臺,實施設備更新項目3000個,工業設備投資增長10%。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數字、綠色、智能等消費熱點。
汽車消費 圖源:圖蟲創意
緊隨其后,江蘇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目標定在5.5%;廣東、浙江和四川設定的浙江和四川設定的消費增速目標為5%及以上。
實施路徑方面,各省份聚焦于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并通過打造優質文旅線路、支持商旅文體融合促消費,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升消費能力。
此外,時代周報記者觀察到,六大經濟強省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規劃了今年的發展目標及路徑。
根據各省的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經濟大省的GDP增速普遍設定在5%至5.5%區間。其中,四川增長目標定在5.5%以上;浙江、河南皆設定為5.5%左右;江蘇、山東瞄準5%以上;廣東則為5%左右。
重點工作方面,廣東強調擴大內需和經濟增長,做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山東,在發展壯大現代海洋經濟上下功夫、求實效;江蘇深化“江蘇優品行全球”行動培育出口品牌;浙江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
四川強調產業體系轉型升級以及綠色發展與生態建設;河南更大力度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文化傳承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852-0.html經濟大省挑大梁,怎么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