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中國大地,春涌山河萬象新,中國鄉村處處“村”意盎然。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為喜迎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貴州省委網信辦指導下,動靜新聞聯合浙江、江蘇、福建、海南、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陜西、重慶、云南、遼寧、山東、江西、四川等全國16省市媒體,共同推出全國兩會聯動報道《“村”意盎然的中國》,用“村”故事記錄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展現各地鄉村在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顯著變化和發展成就。今天,看來自貴州隆里古城的故事《和“龍”一起長大的孩子:讓千年非遺騰躍天地間》。
作為“村超”“村BA”的發源地,貴州處處“村”意盎然,“村”字號IP不斷賦能鄉村文旅創新發展,在今年的全國“四季村晚”活動中,貴州入選的15個示范展示村將拿出“看家”文化活動,其中隆里古城的“花臉龍”就是重頭戲。這個600年前隨明朝屯軍入黔的非遺,不僅是熱鬧的春節民俗盛宴,更是一代代人血脈相連的文化記憶。
這段時間,在貴州錦屏縣隆里古城,村子里鑼鼓聲不停。
“集合,來扛龍了!” 舞龍隊隊長、隆里花臉龍代表性傳承人王振偉一聲吆喝,村里戲臺旁一下子竄出好幾條龍。
臨近“村晚”,王振偉成了村里最忙的人之一, “村晚”上的15條龍,全歸他管。這幾天,王振偉電話不斷,排練不停。在隆里古城的戲臺、學校、操場,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 行走的過程中注意把龍挺直。”
“眼神是跟著龍走的。”
“龍頭要動,跟著節奏左搖右晃。”
“要展現最好的一面,在全國觀眾面前,曉得沒?”
“花臉龍”表演,在隆里延續了數百年,而這次王振偉格外緊張,一遍遍給隊員拉練。
和以往村民們自娛自樂不同,今年村里的“花臉龍”首次登上“村晚”舞臺、參與全國直播。正式演出還沒開始,這個只有七百余戶居民的屯堡里,一下涌進了三四萬游客。
湖南游客金子微和家人從湖南駕車來到古城,體驗了一把畫花臉,她興奮地告訴記者:“駕車過來就是想感受一下這邊的年味兒,最期待的就是花臉龍表演。”
攝影愛好者和勻生表示,自己帶著一行好友專程來拍花臉龍。他說,貴州隆里花臉龍作為優秀的傳統民俗活動,極具藝術價值。
大家的關注,也帶給村民們壓力。王振偉除了訓練舞龍隊伍,還需要和“村晚”導演組對接。
王振偉
“準備倒計時,五四三二一!花臉龍走!”又一次聯排開始。
“好,停停停!”不到一分鐘,花臉龍表演就被叫停,導演組工作人員和王振偉溝通:“你們游龍游慢一點,該激烈的時候要激烈,舞龍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定好的15分鐘,目前這樣是不行的。”
時間緊,任務重,王振偉決定加練。他第一個指導的,是將在“村晚”中亮相的唯一一支成年女子龍隊,負責舞龍頭的王嵐,正是王振偉的女兒。
王嵐
“注意背后!哎呀,又錯了!王嵐。”
“王嵐,你這里有個問題。”
“沒對沒對,還是找不到這個點。”
王振偉的聲音越來越著急。王振偉告訴記者,火車跑得快不快,就靠車頭帶。花臉龍表演的造型都是由龍頭牽動的,一個隊伍的領頭人,要有力量,還要有靈活性、流暢性。王振偉直言,演出還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
如何呈現完美的表演?
舞龍之道,貴在神韻,而神韻之本,系于龍首。執龍首,要有超乎常人的穩健與果決,在鼓點交錯間掌控氣勢,在翻飛舞動間定鼎乾坤。
20歲出頭的王嵐,是個大學生。從小,她跟著爸爸一起“玩龍”,但是正式接受系統學習,是在“非遺進校園”的活動中。在同一批學習花臉龍表演的女孩子中,王嵐是第一個舞龍頭的。
村晚時間逼近,但一次次的練習并沒有讓王嵐和隊友配合更流暢。隆里舞龍隊隊員陶銀銀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參加這樣正式的“村晚”,假如沒舞好,是丟整個村里面的臉。隆里舞龍隊隊員胡靈佩也表示擔心:“挺著急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 ,如果她一直跳不過去,龍抬頭的動作就做不好。”
“節奏不太對,找不到點,一直跳不過去,心里面很焦急。最困擾的和不理解的,是我爸說力量還是不夠。” 舞龍隊士氣低落,王嵐也向記者說出了自己心里的困惑。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隆里古城,是中國西南地區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軍事城池,青瓦白墻的徽派建筑里又融合了多彩的民族元素。
在這里,王嵐長大成人,時光荏苒,她手里握的游街小龍也變成了現在“村晚”上的大龍。
帶著心里的困惑,王嵐來到了一個熟悉的地方——村里龍標書院內的花臉龍臉譜化傳習所。
“陶老師,可以把這個臉譜拿下來給我看一下嗎?”
“可以的。” 隆里花臉龍洲級代表性傳承人陶柄均笑著回答。
花臉龍表演取材于宋朝民間故事《蘭季子會大哥》,最大的特色在于舞龍人的臉譜各有不一,代表著不同的角色。
王嵐提出疑惑:“陶老師,我一直玩不好我的龍頭。”
陶柄均從展示柜拿出龍頭的臉譜,告訴王嵐,你玩的龍頭代表人物是皇帝趙匡胤,玩花臉龍,必須要先了解龍頭代表人物的性格。要玩出人物的性格和氣質。
王嵐接著問:“為什么他的臉譜是紅色的?跟他的性格有關嗎?”
“當然了。趙匡胤是一個忠義、耿直、有血性的人,非常有氣勢、有凝聚力、有號召能力的一個人物,所以他的兄弟們把他捧上了皇帝之位。如果龍頭都沒有精氣神,兄弟們也就懶懶散散了。所以要玩出龍頭的精氣神來,舞出它的力量感來。”
陶柄均為王嵐畫花臉
“力量感”這個詞,再一次被提起,王嵐若有所思。這一次,她要找回表演中缺失的力量感。
王嵐回到古城里的老宅,看著門前的石板路,看著對面的戲臺,一段段回憶涌上心頭。
“還在父母懷里的時候,爸媽會抱著我從龍身下鉆過去。回憶起小時候,就感覺有一種力量,文化的力量,傳承的力量。 有故事、回憶加持,力量就更足了,多試幾次一定能過去的。”王嵐告訴記者。
帶著故事和回憶,王嵐繼續一遍遍在家門口的戲臺前加練。
村晚開始,花臉龍成了全場焦點。
這一次的“村晚”活動,全網流量超2.66億人次,累計超過670萬人觀看直播,串花龍、滾地龍、黃龍吐絲,龍隊表演著各種高難度動作,讓這項千年非遺騰躍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現場的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花臉龍表演讓人印象深刻,不同的臉譜帶來很多新奇,舞龍隊隊員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從遼寧趕來看花臉龍的金宏偉告訴記者。
貴州省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激動地告訴記者,花臉龍表演是一個“富礦”,貴州擁有這樣優秀的非遺文化,感到非常驕傲。
表演結束,記者問起下一步的計劃,王嵐說:“我從小就是和龍一起長大的,龍讓我看到這個世界,帶給我很多自信。舞龍隊伍從古城內,到古城外,到現在讓全世界看到,讓我非常驕傲。希望以后帶著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花臉龍表演隊伍,把非遺更好傳承下去。”
制圖:張璐
記者 楊民銘 田文兵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642-0.html“村”意盎然的中國丨和“龍”一起長大的孩子:讓千年非遺騰躍天地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