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記者 孫滿桃)遵義會議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筆重要的寶貴財富。
日前,記者在貴州遵義采訪時了解到,作為遵義會議會址所在地,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積極探索紅色精神與法治文化的融合之路,創新普法載體,大力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走出一條法治宣傳與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的基層治理之路。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紀念館社區居委會門口,我身后的這條街叫楊柳街,楊柳街內有著名的黨員政治生活街和紅軍街,是紅花崗區開展紅色宣講教育的重要陣地。”講解員講解說,這里也是許多游客特別是紅色旅學團的熱門打卡地。
記者看到,沿街的電燈桿上定制有法治燈牌8塊,展示我國古代法學家的著名法治格言,讓人們體會到法治是國家強盛的重要保障。
沿著法治燈桿走過來,就到了紅花崗區黨員政治生活街,在這里,社區依托區紀委區監委打造的“30分鐘廉潔文化圈”,從“紅軍買‘豬條’”“周恩來遵義反貪”等長征時期紅色故事中提取廉潔、誠實守信的法治內核,打造“紅色法治文化”故事墻,讓群眾可以體驗法治精神與革命信念交織的壯麗史詩,引導群眾增強傳承法治信念的榮譽感與使命感。
看著湘江河潺潺的流水,停在古道旁談天說地,這就是遵義著名的休閑街——湘江古道。
記者看到,社區在此打造了“法治時光長廊”“法治休閑區”等不同板塊的法治元素,讓市民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接受法律熏陶。
“在公園路名優小吃店的門口,穿過這條居民小巷,就能到達遵義會議會址的出口處,這條小巷就是‘紀念館社區民法典主題街’。”講解員說,主題街以民法典為核心內容,聚焦物業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婚姻家庭等與居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通過漫畫解析、以案說法的形式,將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把法律精神與價值融入群眾生活實際,增強普法實效。
遵義紀念館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仙告訴記者,社區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制度創新開展“網格普法”,將網格員納入“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以紅花崗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依托開展學法活動,熟練掌握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各類法律知識,利用與居民群眾緊密接觸的優勢,針對居民群眾和商戶企業開展不同側重點的充當社情民意上報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服務引導員等角色。
目前,紀念館社區建有網格5個,配齊網格長5名,網格員29名,聯戶長88名,聯鋪長47名。
2024年以來,該社區網格員、聯戶長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33件,成功化解133件,化解率100%,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2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800余冊(份)。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528-0.htmlE法黔行|貴州遵義:探索紅色精神與法治文化融合之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奇“葉”漂流記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