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征點”一直備受關注。
據每日經濟新聞,2月22-23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叢樹海在會上表示,約占總就業42%以上的就業人員及其家庭依然處于低收入狀況,尚未達到中等收入標準。
要達到橄欖型社會(也就是中等收入階層占據社會主體部分,而高收入和低收入階層的人數較少),即應有3.7億就業人員月收入應達到6000元。
對此,叢樹海提出三項建議。第一,持續提高勞動者最低工資和平均工資水平;第二,近期將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提高至每月6000元,保證低收入者不征稅;第三,今后五年還可將個人所得稅3%、10%、20%的初級稅率進一步調整為3%、5%、10%。
目前使用的新個稅法于2018年亮相。彼時,個稅起征點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相比過去,納稅人每月少能交稅1080元,稅負減輕58%。
北京商報在2020年的報道中也提到,財政部的《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改革舉措和優化稅率結構翹尾因素,合計減稅4604億元,使2.5億納稅人直接受益,人均減稅約1842元。
如今,若起征點調整至6000元,以相同的月收入來看,個人繳納的稅額還能再減少百元以上。
據澎湃新聞報道,在去年的兩會期間,至少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建議把個稅起征點提高到1萬元,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則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升至8000元。
多位企業代表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還有另一層原因——促進消費。“增加普通收入人群的實際收益,提振消費信心。”張學武表示。
“現在是時候將個稅起征點從每月5000元提高到1萬元了。”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稻葵也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公開支持代表建議。李稻葵分析,起征點提高后,直接帶來一大群人的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費增加會帶來乘數效應,拉動經濟增長,中央政府通過流轉增加的財政稅收也會提高。
(時代財經傅一波綜合自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等)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351-0.html專家再次建議個稅調整:若免征額提高至6000元,人均能減稅多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失聯近11年,馬航MH370重啟搜索,澳大利亞西海岸成新焦點
下一篇:俄烏沖突三年,俄羅斯開出停戰條件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