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蛇年大吉,巳巳如意!”“祝家庭幸福美滿,事業龍騰虎躍!”春節期間,說吉祥話、穿吉祥服飾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習慣。
2月15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祁璇,受邀做客長江講壇,主講分享“中國吉祥紋樣的藝術密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祁璇在長江講壇分享
我國的吉祥文化發端久遠
祁璇副教授說,我國的吉祥文化產生于“趨吉避兇”的吉祥意識,并且發端久遠。她為讀者展示了最早出現在商代甲骨文中的“吉”和“祥”二字,比如,箭頭放置在固定的地方,表示沒有戰爭,就是“吉”。而“吉祥”二字合用,最開始是在戰國時期,《莊子》中就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句。
吉祥文化多與習俗相關。比如,除夕貼春聯,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這些習俗能夠流傳至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希望能夠討個吉利。
吉祥文化也體現在各種禮儀中。比如古代婚禮上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每個環節都有追求吉祥的講究。比如,結親時,新郎要用秤揭開新娘的蓋頭,寓意“稱心如意”。
央視春晚的“巳巳如意”紋,就是一種對傳統的創新設計
當日的講座中,祁璇副教授重點講到了吉祥文化在藝術上的應用,比如木版年畫、剪紙、織繡、服飾、瓷器等等。她當場為讀者展示了一件清代乾隆年間的粉彩百子圖環耳瓶的圖案,“百子圖”是中國吉祥文化中的一個傳統表達,寓意多子多福。
而展示吉祥寓意的吉祥紋樣,則通過高度程式化的符號傳達吉祥的象征意義。比如,象征長壽的“壽字紋”,象征永結同心的“同心方勝紋”等等,一直流傳至今。
除了傳統吉祥紋樣外,新的吉祥紋樣也在不斷脫胎而出。比如央視春晚的“巳巳如意”紋,用靈蛇相接的圖案表達人們對蛇年的美好祝福,靈蛇相接的圖案中,包含了對傳統的如意紋、萬字紋的創新與運用。
如何進行吉祥紋樣的創新藝術創作呢?祁璇副教授講授,要點是“程式化”“模件化”“意象雙重化”。可以通過象征、諧音、表號,來表達吉祥寓意。比如,福氣,人們常常使用蝙蝠、佛手柑等來表達,人們常用牡丹表達富貴、吉祥多福之意,用銀錠、搖錢樹、聚寶盆、散財童子等表達多財的寓意。
數智化工具能夠輔助設計師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的創意方案
祁璇副教授介紹,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吉祥紋飾的創作具有“程式化”“模件化”等特點,所以數智化工具能夠輔助設計師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的創意方案,同時推動吉祥紋樣數據庫的建設,具有極大的應用力。她現場為讀者展示了學生運用AI工具制作而成的漢繡紋樣視頻。
講座中,有讀者提問,如何在現代設計中保持傳統的韻味?祁璇副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很好很專業的問題,“設計中很容易陷入一種囧境,紋樣都是對的,但拼接在一起就不對了。”她認為,要把重點放在吉祥意蘊的解讀上,研究每一個吉祥寓意是怎樣生成的,比如“五福拱壽”,可以拆解為“五個福一個壽”,然后通過不同的紋樣來表達“福”和“壽”,保證語義不出問題,紋樣就不會出問題。另外,設計上還應該講究方圓相生,飽滿奔放。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0362-0.html說吉祥話、穿吉祥服飾,你了解“吉祥文化”“吉祥紋樣”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