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董事會成員變更,凈息差僅為0.93%,不良率達2.57%,遭遇盈利能力挑戰的南粵銀行如何自救?
廣東南粵銀行近日公告稱,已于2024年12月31日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并召開了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本次換屆選舉產生了8名新任董事,其中駱傳朋再度當選為董事長。
(截圖公告:廣東南粵銀行官網)
與此同時,廣東南粵銀行雖然規模增長,但資產質量承壓,不良率卻高達2.57%,而撥備覆蓋率卻逐年下滑。此外,截至2023年末,廣東南粵銀行的凈息差僅為0.93%,而這一較低的利差水平限制了銀行通過存貸款業務獲取利潤的能力。
針對董事變更、經營業績、資產質量等相關問題,發現網向廣東南粵銀行發送采訪調研函,截至發稿前,廣東南粵銀行未就相關問題給予合理解釋。
董事會成員超三分之一變更 高管頻繁變動
廣東南粵銀行最新公告顯示,2024年12月31日該機構董事會已經換屆,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劉祖前、駱傳朋、郭華輝等8人當選董事,其中駱傳朋再次當選為董事長。
除上述三人之外,郭思煜、梁廷坤亦為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張志、劉國常、徐莉萍為第九屆董事會獨立董事。
對比2023年年報,廣東南粵銀行第八屆董事會成員11人之中,劉祖前、駱傳朋、梁廷坤、張志繼續出現在本次公告名單中,其中,股東董事梁廷坤為山東晨鳴紙業財務副總監、獨立董事張志為中冠寶投資總經理。此外2024年度董事會成員累計變更人數已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并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駱傳朋來自大股東粵財控股,此前為粵財信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2023年6月,廣東南粵銀行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召開會議選舉駱傳朋擔任該行董事長,并已收到原廣東銀保監局核準駱傳朋任職資格的批復。駱傳朋自2023年6月21日起出任該行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近年來廣東南粵銀行的高管人事變動相當頻繁。在2017年,該行便有行長、行長助理、副行長、董事會秘書等四位高管一年內相繼離職,引發市場以及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副行長一職,空缺了一年多之久,才順利在2018年初由陳武赴任。但是在2019年,該行董事、常務副行長甘宏也離職而去。
2021年10月,彼時已掌舵廣東南粵銀行長達14年的黨委書記韓春劍,突然被免職。而公告顯示,該職位暫由董事長蔣丹臨時負責黨委工作。
不僅如此,該行近兩年內董事長一職甚至更替了兩位,也就是說,這期間董事長在職時間才過一年多就被換掉。對于一家3000億的城商行而言,這種變動在業內也算比較罕見的。
2022年5月,劉祖前接替擔任廣東南粵銀行僅3年的前任董事長蔣丹,為該行第三任董事長。而劉祖前僅上任一年多,又被來自控股股東粵財控股的駱傳朋接替,并順利于2023年6月得到監管部門批準。
多項業績指標下滑 凈息差降至1%以下
重要高管的頻繁變動造成廣東南粵銀行近年來的業績波動,多項指標下滑,盈利能力承壓。據2023年年報顯示,2023年,廣東南粵銀行合并口徑下資產總額3062.98億元,各項貸款1293.10億元,各項存款1797.23億元;全年實現營業凈收入30.63億元,同比增長13.28%;凈利潤4.13億元,同比增長7.83%。
(主要財務數據:廣東南粵銀行2023年度報告)
可以看到,廣東南粵銀行的收入結構以利息收入為主,2023年實現合并口徑利息凈收入23.85億元,同比增加4.9億元,增幅達25.81%。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南粵銀行在存款結構方面出現的變化。數據顯示,2022年末,南粵銀行的定期存款占比尚為58.33%,但到了2023年末,這一比例已躍升至71.03%。這種存款結構的變化對南粵銀行的凈息差產生了直接影響。數據顯示,該行的凈息差由2021年的1.25%,一路下滑跌破1%。2023年,廣東南粵銀行凈息差為0.93%,同期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67%。
體現在盈利能力指標方面,2023年,廣東南粵銀行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下滑至1.67%。同期,商業銀行的ROE平均水平為8.93%。數據還顯示,2023年,南粵銀行的平均資產收益率僅為0.15%,連續三年未達“不應低于0.6%”的監管要求。此外,成本收入比不降反升,2023年達到57.83%,連續三年超過“不應高于45%”的監管要求。
凈息差持續收窄、較弱的盈利能力,對廣東南粵銀行資本內生積累貢獻有限,或進而影響其面臨風險時的抵補能力。聯合資信在廣東南粵銀行2024年評估報告中表示,2023年以來,廣東南粵銀行貸款平均收益率持續走低,同時,貸款質量承壓,問題資產收息困難進一步拉低了其貸款平均收益率水平,貸款收益率下降50bps至4.18%;定期存款占比較高,盡管多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但其客群粘性相對薄弱、自身議價能力不強,相對較高的存款利率是該行獲客的競爭優勢,同時也為其帶來了較大的付息成本,存款平均付息率隨之上升,存款付息率上升了12bps至2.59%,由于存款結構調整難度較大,預計該行未來凈息差或將持續收窄。
資產質量下滑 不良貸款率為2.57%
盈利能力持續較弱的同時,廣東南粵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出現明顯下滑。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廣東南粵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57%,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不良貸款余額為33.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億元。拉長時間來看,2020-2022年,廣東南粵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5%、1.62%、2.91%;撥備覆蓋率也出現大幅下滑,2023年末,廣東南粵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28.83%,較上年末下降4.9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下滑,且降幅超100個百分點。
按照《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的相關規定,商業銀行應將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過90天的金融資產至少歸為次級類。從五級分類劃分標準來看,廣東南粵銀行應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納入不良貸款。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指出,根據單體口徑監管報表,2023年末,廣東南粵銀行未將部分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計算。其中,逾期90天以上貸款劃分至正常類及關注類規模分別為24.3億元和10.29億元,合計34.59億元,超過2023年不良貸款的規模,使得其2023年末逾貸比大幅上升且已明顯超過100%限額。
另外,關注類貸款方面,2023年末,廣東南粵銀行該指標為242.32億元,占比為18.74%,占比仍處于高位。
需要關注的是,廣東南粵銀行在引入國資控股前,主要股東以民營企業居多,且股東質量惡化。2023年末,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光控股”)、廣東大華糖業有限公司(簡稱“大華糖業”)分別持有南粵銀行4.43%、1.89%股份,分別為第三、第四大股東。企查查官網顯示,湛江晨鳴、新光控股、大華糖業均已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其中,新光控股已進入破產重整。原第三大股東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因破產清算,現已退出廣東南粵銀行股東行列。聯合資信在對廣東南粵銀行2024年跟蹤評級報告中亦指出,個別股東面臨破產重整,且前十大股東中涉及三家股東對外質押、凍結股權,對其股權穩定性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關聯授信方面,晨鳴紙業在入股次年便從南粵銀行獲得29.49億元關聯貸款。2020-2023年,南粵銀行向晨鳴紙業及關聯方發放的短期借款分別為13.17億元、22.01億元、19.09億元、20.7億元。2024年4月末,南粵銀行董事會還審議通過了給予湛江晨鳴及其關聯企業44.2億元授信敞口額度的議案。個別股東的經營情況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相關貸款面臨損失風險,并給廣東南粵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造成影響。
(記者 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 周子章)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9-66454-0.html廣東南粵銀行凈息差1%以下盈利能力不足 不良率2.57%且高管頻變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