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大連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城市大學服務城市、地方大學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以“微專業”為小切口,探索構建“主修+輔修+微專業”三維培養模式,通過學科交叉融合與產教協同創新,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目前,學校已開設20個微專業,覆蓋人工智能、氫能科技等前沿領域,首批微專業的192名畢業生已于2024年6月走向社會。學校以“發揮多學科優勢 培養復合型人才”為題,于2024年3月30日在遼寧省本科教學工作座談會上作學校人才培養特色交流發言,得到兄弟院校的高度認可。
聚焦學科交叉,打造人才培養“新引擎”。完善學分管理體系,學校出臺《本科生選課管理辦法》《本科學生課程認定及學分轉換管理辦法》《微專業、輔修專業及輔修學士學位管理辦法》等制度,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一是依托特色學科專業,構建“主修+輔修”培養模式。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日語等8個輔修專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二是瞄準現代產業需求,推出“主專業+微專業”培養模式。2022年6月首批開辦9個“微專業”,通過“小學分、強實踐、跨學科”的靈活課程模塊,助力學生快速掌握行業核心技能,彌補傳統專業培養周期長、知識更新慢的短板。三是增設特色專業課模塊。各專業開設跨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重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近三年,累計1198名學生通過輔修專業提升就業競爭力。
對接產業需求,構建“三型”微專業體系。學校以支持學生成長發展為導向,精準對接區域重點產業,依托8個遼寧省現代產業學院(汽車、IT、數字制造與智能運維等)及22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精準打造三類微專業集群。一是做優交叉復合型。搶先布局碳中和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應急技術與管理、數智化管理與決策等4個微專業,賦能學生開拓視野,培養跨多學科思維,提升成長發展力。二是做強急需緊缺型。重點打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汽車、數字化設計與智能制造、數字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財務審計與風險控制等6個微專業,助力學生更新知識,強化技術應變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三是做大應用技能型。試點開辦了科學教育、教師教育、婚姻家庭心理教育等10個微專業,幫助學生補齊知識,補強專業技能短板,提升行業適配性。未來還將增設低空經濟、國際康養等微專業,并開設職業培訓模塊,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和求職適配性。
動態優化專業結構,夯實育人質量根基。學校堅持“地方大學服務地方”,以“兩先區”“三個中心”建設和中國(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自貿提升的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四新”建設引領專業結構優化和專業內涵提升,凸顯綜合性、地方性特色。一是構建多學科協同發展格局。以“做強工科,做活理科,做新醫科與農科,做精文科,做優社會學科”為導向,實現工科、醫理農、人文、社科四大學科板塊的本科招生數分別占比 35%、25%、18%、22%,每年控制本科招生專業55個左右,建設理工、醫農、人文、社科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應用型大學。二是建立“預警-調整-升級”專業優化機制。落實教育部學科專業調整改革要求,制定相關方案,不斷完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的專業質量預警,對黃牌專業停招或減招,對評價已達標專業恢復招生,持續優化調整本科專業結構,形成“動態進退”。近兩年動態調整67個備案本科專業,暫停13個滯后專業招生,新增足球運動、智能建造等新興領域專業。對4個專業亮黃牌實施停招或減招措施,并要求12專業制定優化調整行動方案,加強專業內涵建設,進行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三是建立“標桿牽引”與“內涵深耕”雙驅動機制。制定《大連大學一流本科專業總體建設方案》,開展對標建設,推進專業認證與專業評估,調整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迭代升級課程群,強化產教融合,開發建設“學科交叉+產業需求”的具有“四新”內涵的特色課程、跨學科交叉融合課程和校企共建課程,構建“評價-反饋-改進”閉環質量保障系統。通過“標桿專業引領”與“內涵建設深耕”,推動學科專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構建“動態優化、持續改進”的專業發展新生態。
科教產教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聚焦區域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和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低空經濟、商務經濟、民生服務保障等急需領域,分類建設工程類、醫學-理學-農學類、人文類三大優勢專業板塊和社科類特色專業板塊,逐步形成以多學科協調發展、應用特色鮮明的匹配地方主導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體系。以“四新”建設為引領,實施“雙百”計劃,即20個微專業開設100余門微專業核心課程和55個招生專業開出100余門跨學科交叉融合課程與校企共建課程,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深化改革。學校持續迭代升級微專業體系,緊密對接遼寧省“十四五”規劃與大連自貿片區建設需求,為東北全面振興輸送更多“精專業、強實踐、跨領域”的復合型人才。
大連大學通過“微專業”培養模式,打破學科壁壘,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形成主專業與微專業、輔修專業協同發展、多學科交叉聯動的育人新格局。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新范式,更以“立足大連、服務遼寧”的使命擔當,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8-3610-0.html大連大學以“微專業”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大格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