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
中軸線北端,“舊書新知鐘鼓書韻”文化市集近日火熱開市,吸引近萬人次參與。
春日漫步鐘鼓樓,古韻書香兩相宜。作為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文化地標,鐘鼓樓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而一本一冊的舊書之上,同樣承載泛黃的印跡、光陰的故事。活動現場,一座以“我在鼓樓讀書”為書籍封面的藝術裝置成為人氣焦點,以鼓樓為背景,裝置中間特意設計了透明亞克力板,引來眾多書友和游客紛紛駐足打卡拍照。誠如所言,在歷史建筑定格讀書瞬間,既有儀式感又有文化感,讓人們真正體驗到時光的厚重與書籍的生命力。
“舊書新知”風潮越吹越勁,其魅力究竟在哪兒?有人在淘選舊書中重溫少時流連書攤的喜悅,有人喜歡“價格便宜”與“無法預知的期待”,也有人熱衷從書頁痕跡里猜測舊主人的故事,感受“惺惺相惜”的溫暖……一份2024年度北京“舊書新知”報告顯示,全市除434家實體書店增設了“舊書新知”專區,還有194家實體書店提供舊書回收服務。中國書店線下展銷舊書12.6萬種,年營收額5500萬元。孔夫子舊書網古舊書年交易3000萬冊,交易額12億元。透過一本本舊書,感知到個體與世界更多層次的碰撞和聯結,最直觀地詮釋著“讓舊書找到新知己,從舊書獲取新知識”。
淘選舊書自有其樂,而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各大城市可謂頗費心思。比如,北京東城區明城墻遺址公園內,“舊書新知展春顏”文化市集活動別開生面,梅花與舊書,一動一靜,一自然一人文,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金陵舊書市集“昨日再現”,學生們親手印刷藏書票,聆聽本校學者講述“我與舊書”的故事……無論古建、繁花,還是煙火氣,多多探索“舊書新知”的打開方式,促其形成常態化吸引力,善莫大焉。
開卷有益,舊書留香。舊書絕不是故紙堆,而是一座富礦,一個全新的天地,也給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帶來不少“小確幸”。“舊書新知”風潮,檢驗著全民閱讀的成色,丈量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見證著文化傳承的新篇清晰落筆。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3-854-0.html讓“舊書新知”有更多打開方式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青海烏蘭泉溝墓出土王冠重現華光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