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農忙正當時。儲備農資、旋耕翻地、播種施肥……行走在各地,隨處可見搶抓農時的忙碌景象。如今,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越來越多應用在農業領域,科技正助力各地農業生產解鎖“新密碼”。
行走在各地,記者看到農業生產正由“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人工智能+農業”的模式正加快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
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田內,一個高約5米的“龍門吊”映入眼簾。它可以根據科研人員輸入的指令,在種植期間對水稻不同生長階段進行掃描。“這是田間軌道式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臺,沿著布設的軌道可以到達田間任何一個點位,實現大批水稻的全生育周期、全自動、高通量、高精度表型采集。”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鄭文靜說。
(新華社)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3-512-0.html遼寧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明天遼寧繼續降溫,偏北風4-5級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