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exels
在“3·15晚會”曝光部分市售一次性內褲產品存在徒手制作、未滅菌處理等問題后,有知名品牌也卷入“一次性衛生用品并不衛生”的輿論風暴。
3月15日晚,知名女明星郭曉婷在社交平臺稱,自己曾經購買的一次性內褲疑似有霉斑或污漬,從其曬出的照片中能看到包裝上有“watsons”的字樣,為屈臣氏自有品牌旗下產品。
時代財經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該產品名為“屈臣氏舒適免洗棉內褲”,商品介紹稱材質為100%棉,采用EO滅菌工藝,使用方式為免洗免曬,開袋即穿。
該事件引發輿論關注,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直言“曾經買過”該產品。
3月16日,屈臣氏中國官方微博發文稱:“屈臣氏十分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消費者的反饋意見,目前我們正在對有關產品的生產環節進行全面復查和追溯。同時,出于對消費者體驗的高度重視,我們已暫時停售該產品。感謝各界對我們的監督和關注?!蹦壳?,上述產品已從屈臣氏各大電商平臺中的官方旗艦店下架。
線下方面,3月17日,時代財經走訪廣州市天河區某家屈臣氏門店,并未找到涉事一次性內褲產品。該店目前在售的一次性內褲品牌名為“Cotton Waiter”(棉衛),從包裝信息來看,其僅在屈臣氏獨家銷售。據該店店員透露,“屈臣氏舒適免洗棉內褲”目前已售罄,這周內都不會進行補貨,當被問及什么時候有貨時,店員不予置評。
屈臣氏售賣的一次性內褲產品,時代財經/攝
盡管已從官方渠道下架,但時代財經觀察發現,仍然有第三方零售網店、個人代購在淘寶、京東、小紅書等多個電商平臺出售該款一次性內褲,且標價不一:同一規格售價在19.9元~66元不等。
從產品包裝來看,其委托生產企業為廣州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生產企業為東莞市芬樂制衣有限公司(下稱“東莞芬樂”)。
據天眼查APP,東莞芬樂成立于2009年7月,法定代表人為陳慧嫻,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含產銷、加工:服裝、內衣褲、衛生用品類(紙內褲)等。標準信息顯示,該公司曾參與起草了日拋褲的團體標準,該標準狀態為現行。據此前南都·灣財社報道,該公司同為另一家大型零售企業的代工廠。
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的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屈臣氏集團經營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8個市場經營16548家店舖。2024年上半年,屈臣氏所在的零售板塊實現收益總額914.69億元。龐大的產品體系,離不開代工模式的支撐。
早在2009年,屈臣氏便上架自有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據第一財經報道,屈臣氏的自有商品數量超過2000款,占屈臣氏中國業績的20%。
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產品多通過代工廠完成生產。除了東莞芬樂,時代財經綜合梳理發現,屈臣氏自有品牌代工廠矩陣中包含諾斯貝爾、花安堂、萬盈、中研、澳寶等。
其中,諾斯貝爾主要為屈臣氏天絲系列面膜、屈臣氏保濕補水控油面部乳液等護膚產品的研發、代工商;萬盈為屈臣氏店內商品“天然骨膠原”的研發制造商;中研則是“屈臣氏植萃精油身體乳”等護膚品的生產商;澳寶主要負責生產“屈臣氏密集保濕潤膚乳”“屈臣氏瑩潤透嫩潤膚乳”等產品。
屈臣氏也在建設自有工廠。今年2月,廣東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佛山三水智能生產基地項目舉行開幕儀式。據悉,該生產基地占地約120畝,固定資產投資額超6億元,是屈臣氏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
不過,代工模式也存在一定隱憂,主要來自產品品控問題。如若代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沒有絕對監管,因疏忽導致某批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將給企業的品牌形象帶來影響。近年來,不止屈臣氏,母嬰、零食等行業亦有企業因此遭遇“翻車”事件。
今年3 月,消費者反映其購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存在發霉的情況,而該產品也為代工廠生產。三只松鼠客服答復記者稱,可依照法律規定賠償消費者2000元再額外補發一份堅果禮,道歉信則無法支持。
3月17日,時代財經分別以郵件、電話的形式聯系屈臣氏、東莞市芬樂制衣有限公司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3-538-0.html屈臣氏也被“一次性內褲”所困?涉事全部產品下架,自有品牌多為代工產品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