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報道,十余個歐洲和歐盟國家,以及烏克蘭和加拿大的領導人3月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峰會,就烏克蘭危機和歐洲防務問題進行討論。
3月2日,歐洲領導人在倫敦舉行峰會。
英國首相斯塔默當天在峰會結束后宣布了支持烏克蘭的四個步驟: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并對俄羅斯施加經濟壓力;實現(xiàn)持久和平必須確保烏克蘭的主權和安全,烏克蘭必須參與其中;達成和平協(xié)議后,繼續(xù)加強烏克蘭的防御能力,以阻止任何未來可能的安全威脅;建立一個致力于捍衛(wèi)烏克蘭和平協(xié)議并保證和平的聯(lián)盟。
斯塔默表示,“我們正處于歷史十字路口”,歐洲國家將增加軍事開支,并組建一個“志愿聯(lián)盟(coalitionofthewilling)”來捍衛(wèi)在烏克蘭宣布的任何和平。此外,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將與烏克蘭合作制定一項停止戰(zhàn)斗的計劃,并與美國討論該計劃,“共同推進”。
追加16億英鎊防務資助
斯塔默宣布,英國將允許烏克蘭使用16億英鎊的英國出口融資購買約5000枚防空導彈,這些導彈將在英國制造。英國準備與其他國家一道,通過提供“地面部隊和空中力量”來支持和平協(xié)議。
這是一筆最新的資助。3月1日,兩國曾簽署價值超過22.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06.97億元)的貸款協(xié)議,以強化烏克蘭國防能力。
斯塔默表示,這對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并在和平到來時加強烏克蘭維護和平的能力。
將會有一個“志愿聯(lián)盟”
“任何協(xié)議都必須有力量作為后盾。”斯塔默稱,“不是每個國家都會感到能夠做出貢獻,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坐視不管。”“英國準備與其他國家一起,在地面和空中提供支持,同時歐洲必須承擔重任。”
必須得到美國強有力的支持
盡管歐洲將承擔“重擔”,但仍需要美國的支持。“上周與特朗普總統(tǒng)會面后,我們正在與美國就此問題進行合作。”斯塔默說,“我們同意總統(tǒng)關于迫切需要持久和平的觀點,現(xiàn)在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實現(xiàn)。”
斯塔默在回答提問時表示,美國不是一個“不可靠”的盟友,而是英國的“強大而可靠的盟友”。
斯塔默3月2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2月28日晚間他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分別通話,3月1日同澤連斯基舉行了會晤,1日晚再次與特朗普進行通話。
關于“意愿聯(lián)盟”的討論,斯塔默稱,“是基于我們將與美國共同推進這個計劃的。這就是計劃的目的。”
當?shù)貢r間3月2日,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在接受采訪時稱,“美國尋求通過歐洲主導的安全保障來永久結束俄烏沖突。”
各領導人同意繼續(xù)提供軍事援助
斯塔默表示,他們一致認為,任何持久的和平都必須確保烏克蘭的主權和安全,“烏克蘭必須參與其中”。
他補充說:“在和平協(xié)議達成后,我們將繼續(xù)增強烏克蘭自身的防御能力,以阻止任何未來的入侵”。
歐洲領導人將很快再次會面
斯塔默提到,各國領導人將很快再次會面,繼續(xù)朝著實現(xiàn)烏克蘭和平計劃而努力。
北約秘書長表示會談“非常積極”
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更多歐洲國家將增加國防開支”,但并未詳細說明。
呂特稱增加國防開支為“非常好的消息”,并重申需要與美國的“更公平的平衡”。他堅稱特朗普對北約組織是忠誠的,他在會后對記者說,“請不要再散布謠言”說美國可能會退出北約組織。
呂特表示,第一步是確保在討論如何保證和平之前,先有一份和平協(xié)議。
澤連斯基:愿以辭職換烏克蘭加入北約
當?shù)貢r間3月2日,澤連斯基在英國接受采訪時表示,若烏克蘭可以加入北約,他愿意辭職。2月23日,澤連斯基曾表示,如果能帶來和平,他愿意辭去總統(tǒng)職務,或者用他的辭職換取烏克蘭加入北約。
當天,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在被問及美國是否希望澤連斯基辭職時稱,美國需要的是一名能夠與美國和俄羅斯打交道,并最終結束俄烏沖突的烏克蘭領導人,如果澤連斯基的個人動機或政治動機明顯與結束俄烏沖突背道而馳,那么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澤連斯基還表示,假如相關各方都準備好,那么烏克蘭會簽署礦產協(xié)議。
澤連斯基當天在參加完峰會后前往桑德靈厄姆宮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面。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794-0.html倫敦峰會七要點:走到十字路口,歐洲為烏克蘭制定和平計劃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