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賣部部分產品不僅沒回歸原價,還漲價了”“中午睡不好”“一下雨就堵車”……近日,云南石屏縣第一中學在校園中專門設置了一面“吐槽墻”,供學生提意見。校長帶著全校分管領導在“吐槽墻”前現場開會辦公,能現場解決的,立馬安排人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也拿出方案和計劃去落實。對于一些不合適的意見,也會向學生作出解釋。
“點贊!望推廣”,學校在關注學習成績之外,又在學校管理這條賽道上“卷”出新高度,讓評論區羨慕得“想要同款”。從因為“太正式”而效果欠佳的“校長信箱”,到只有少部分學生寫信的“張老師悄悄話信箱”,直到每個學生都能說的一面“吐槽”墻,校方逐步暢通意見反饋的渠道,是想要聽取學生意見的決心,也是學校管理精細化的必要。
這是一面墻,也是學生與校方溝通的一扇“窗”。學生直接反饋問題,校長及時了解情況,并對真實中肯、切實對學生們造成困擾的意見當場解決、落實。這種既匿名又公開的互動打通了雙方的對話路徑,也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單向管理模式。學生有了更多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機會,從“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對象,增強了校園歸屬感;校方主動了解學生所想,現場辦公,決策直接接受師生的監督,提升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當然,一面墻的“吐槽”能引發共鳴、收獲點贊,自然離不開校方開放溝通、快速響應的態度,但關鍵還是要落點在有效、有用上,即學生的問題是否被有效解決,“吐槽”了是不是真的有用。據媒體報道,目前學校已經解決了學生吐槽的小賣部不找零的問題。
而跳出管理層面,當學生的需求被注意,情感得到關照,其主體性也在其中體現。學生給學校提建議,參與校園建設,學校再去引領和服務學生,形成良性循環。所以,從某個層面講,這面墻只是一個終端呈現,它的存在與成立依托的是支持它的教育管理邏輯與氛圍,以及平等對話的基礎。
近年來,校方主動傾聽、教育平等的敘事似乎多發生于高校,傳統印象中強調以學習為重的中學傳達出“為學生辦一所他們喜歡的學校”的管理意識,也顯得難能可貴。其實,從被寫滿的“吐槽墻”不難看出,由于網絡信息的普及以及自我意識的培養,當今的學生權利意識增強,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積極參與校園治理,傳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或已難以滿足需求。
“吐槽墻”是學校完善教育環境的一次嘗試。但在傳統管理模式之后,是否能長效解決問題并以此推動共性問題的常態化改革,是否能構建更平等的對話場域,如何使得資源分配更貼近學生實際需求,等等,仍需依靠持續性的探索與規劃。關于如何推動校園治理和教育觀念的進步,公眾還有更多元、更長遠的期待。(光明日報)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1726-0.html中學設“吐槽墻”校長現場解決,為何全網點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