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共舞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與“AI同事”協同起舞、高效配合,同樣更值得期待。
近日,“首批AI公務員上崗”相關話題,登上各大平臺熱榜,引發網友討論。
深圳70名“AI公務員”上崗
日前,在廣東深圳福田區有70名基于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上崗”,不僅如此,全國多地政務系統都陸續加入了DeepSeek的“朋友圈”,將AI應用于重復度較高的常規性、基礎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標準化規范化程度,體現了政務領域開放、進取的積極態度和發展方向。
隨著DeepSeek被引入越來越多的領域,一大波行業變革正向我們走來。那么,AI如何影響政務智能化?是否會搶走公務員的“鐵飯碗”?在AI走入政務系統的過程中,我們又該注意什么?
多地接入DeepSeek
最近,DeepSeek的“朋友圈”在極速擴容,不僅是深圳,呼和浩特、無錫、贛州這些城市也陸續宣布完成政務環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近日,無錫的錫企服務平臺3.0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上線了江蘇省首個企業服務AI助手體驗版,為企業帶來智慧服務新體驗。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表示,人工智能有兩個非常突出的優勢,一個是對海量數據的深度分析;一個是對未來模型的精準預測。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AI進入到政務系統的運行,是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現象。
“它能夠通過自動化處理和快速響應來提升行政效率,通過智能調度,通過數據驅動決策,能夠優化資源的配置,從而改善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比如智能客服與咨詢的存在,事實上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放公務員的工作負擔,也能夠將很多標準化的業務形成一個知識庫,進入到政務作業中?!眳巧蚶ㄕf。
專家:要注意人工智能的應用邊界
電子化、智能化、數字化,是政務智能化、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大趨勢。 近日,蘇州、寧波、大連、鄭州等多地組織干部學習DeepSeek,就是為了讓政務跟得上時務、讓技術賦能基層。
那么,在AI走入政務系統的過程中,還會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吳沈括說,我們應該注意到人工智能的應用邊界,要做到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在AI進入政務系統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會伴生一系列的新挑戰。比如,在AI決策的過程中伴生的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問題。還有,在AI進入政務系統的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性依賴和系統性風險。同時大家也會追問,在AI助力政務決策的過程中,如何解決一些倫理風險,公平性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有一個審慎并且全面的觀察和思考的過程。”吳沈括說。
吳沈括表示,盡管所謂的“AI公務員”高效準確,甚至可以全天候服務,但是 并不會造成對現有公務員的替代,它可以作為公務員強有力的輔助工具,讓公務員通過與AI系統的協同,更好地做好政務服務 。
旨在“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部門日常工作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務實態度、管理智慧、人文溫度等。因此AI只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技術輔助作用,而不可能也不會完全取代工作人員。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支持,“效率提高了很多”。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擔憂,“AI會搶走人類‘飯碗’嗎?”
當我們向DeepSeek提出了這個擔憂,最后得到了一段這樣的回復:
AI不是簡單的“崗位替代者”,而是推動文明向“人類特質優勢領域”躍遷的催化劑。當機器接管重復勞動時,人類得以專注于情感溝通、復雜決策和創造性工作。這種協作模式要求人類持續提升批判性思維、跨文化理解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正是區分人機智能的關鍵維度。人機協作的終極目標不是競爭效率,而是共同拓展文明的可能性邊界。
這場變革引發的熱議或許更具啟發意義,其背后隱藏著對轉變服務理念、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等多重期待。將工作人員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騰出時間精力去完成更具創造性的公共服務,發揮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正如今年春晚那個機器人秧歌節目給人以深刻印象——人機共舞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與“AI同事”協同起舞、高效配合,同樣更值得期待。
對此,你怎么看?
評論區聊聊~
來源:央廣網綜合央視財經、北京青年報、DeepSeek、網友評論等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0980-0.html首批“AI公務員”上崗!網友擔心……DeepSeek這樣回答→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