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 月 7 日至 2 月 19 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邊境噶爾、普蘭、日土和札達 4 個邊境縣的 26 名初中生在 5 名老師帶領下,赴京開展"邊疆出發,京華筑夢"主題研學活動。看升旗,登長城,訪高校,這是一次夢想啟程之旅,是祖國與少年的雙向奔赴!
走在東華門大街上,益西拉姆感覺眼睛有點不夠看——在這條通往故宮并不算長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宮裝美人。她們穿著制式不同、顏色各異卻制作精良的古裝服飾,云鬢上簪幾朵俏麗的珠花,手持由素絹緙絲繃制的團扇或羽尾制成的羽扇,或怡然獨行,或三五一群,悠悠地仿佛從歷史畫卷中走來,打量這千年后的新世界。
益西拉姆來不及細細觀察這滿街繁花,便緊隨著隊伍走進故宮東華門。這是她參加"邊疆啟程,筑夢京華"研學活動的第二站,與來自西藏阿里地區邊境縣的 25 個小伙伴一起,第一次走進這處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與古建對話,聽歷史沉吟。
天氣有些陰沉,更襯得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巍峨肅穆。研學團的孩子們一路跟著導游,不時提問:
"這些大殿為什么這么黑,沒有燈嗎?"
"這就是古代人住的地方嗎?"
"這個銅獅子的耳朵為什么是耷拉著的?"
在珍寶館里,一件件精美的藏品引起大家聲聲"哇好美""好精致啊""這件一定很貴吧"的驚嘆;在鐘表館里,孩子們發現,原來清朝的時候我們的工藝技術就已經爐火純青,能把時間鐫刻在一座座精美無比的鐘表上。
2025 年 2 月 11 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邊境縣 31 名師生在京研學,圖為同學們參觀故宮博物院攝影:陳衛國
一圈走下來,孩子們的腳都有些酸了,可剛坐下休息就又好奇地蹦起來跟上導游叔叔,生怕錯過什么。一路下來,他們的話語或許簡單稚嫩,贊嘆卻由衷,一朵朵小火花從他們心中迸發,是對國家歷史、建筑美學甚至工藝技巧的好奇與憧憬。
北京是一座奇妙的城市,相距十多公里,就能從明清走進 21 世紀。參觀完故宮后,研學團第二天又來到了中國科技館和鳥巢水立方。
位于北四環和五環之間的中國科學技術館是很多來京游玩的孩子必打卡的地方。科技館整體是一個體量較大的單體正方形,利用若干個積木般的塊體相互咬合,像一個巨大的"魯班鎖",代表著中國智慧、中國巧思。剛進入一層,研學團的同學們就被陳列在大廳的我國首個載人空間站天宮站的核心部件"天和"核心艙真品所吸引,他們爭著近前,探著身子觀察這個大家伙——原來就是它在空間站運行,保障航天員順利完成太空任務。球幕影院里,觀影效果震撼無比,帶領孩子們沉浸式體驗科學的魅力。
2025 年 2 月 12 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邊境縣 31 名師生在京研學,圖為同學們參觀中國科學技術館攝影:陳衛國
"參觀的時候,我非常驚嘆,每項發明都向我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普蘭縣九年一貫制學校七年級二班的仁青措姆說,"還看到了很多實驗方法!"
2025 年 2 月 12 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邊境縣 31 名師生在京研學,圖為 3 名同學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察模擬實驗攝影:陳衛國
參觀完科技館后,同學們又來到了附近的鳥巢和水立方。此時天色已漸暗,傍晚的鳥巢和水立方燈火輝煌,橘黃和藍色光效、鋼骨和氣枕結構,展示著現代建筑的非凡張力,并與紫禁城的歇山頂、屋脊獸遙遙相對,構成了北京厚重與活力并存的城市景觀。
"來到北京,我仿佛踏入了一扇巨大的門,感到了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噶爾縣初中二年級學生嘎瑪益西拉松分享著他的感受。
從邊陲到首都,祖國大地勝景處處。來自西藏邊境縣的孩子們在春日的一天,感受到了北京的城市魅力。(中國西藏網 記者 / 趙釗 陳衛國 蘇洋 桑吉)
本文鏈接:http://www.wbe-yiqi.com/news-1-40303-0.html【向春天,西藏少年】走一趟古今之旅,領略城市魅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2024年我國海上鉆井數首超千口 10余項關鍵技術獲突破
下一篇:藏戲新芽綻舞臺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